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站台上的日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轨迹寻光 铁路匠心传承实践团"十堰车务段采访心得

    2025-07-22    阅读:
    来源:陈俊如
当列车的鸣笛声划破清晨的薄雾,十堰车务段的站台上早已人影绰绰。这次深入一线的采访,让我得以穿透铁路运输的“宏大叙事”,触摸到那些藏在铁轨缝隙里的细节——是调度员紧盯屏幕时眼里的血丝,是站务员弯腰帮旅客捡东西时沾灰的裤脚,。这些平凡的片段,拼凑出铁路人最真实的模样:在日复一日的重复里坚守,在年复一年的付出中诠释责任。
 
走进调度室的瞬间,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紧绷的气息。几十块屏幕组成的监控墙闪烁着绿光,列车的实时位置、运行速度、到站时间在上面不断刷新,调度员们戴着耳机,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嘴里不时吐出简洁的指令:“K238次列车准备进站,站台清场”“这里就像铁路的‘神经中枢’,任何一个指令出错,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调度长王师傅指着屏幕上交错的线路图解释道。他面前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各班次列车的情况:哪趟车容易晚点,哪段铁轨在雨天需要重点关注,甚至连司机的驾驶习惯都了如指掌。从业20年,他养成了“三秒反应”的本能——听到异常信号必须立刻判断原因,看到数据波动必须第一时间核实。
 
而在候车大厅的另一头,值班站长张站长正拿着扩音器穿梭在人群中。“往北京方向的旅客请注意,检票口已开始检票”“带小孩的家长请看好孩子,提前准备好小孩子的证件”——这样的话,她一天要重复上百遍,嗓子常年带着沙哑。我有幸在今年春运的时候作为一名志愿者和张站长一起帮助旅客,作为值班站长的她任务多,需要在电脑前关注那些物品遗失在车上的情况,也需要处理一些棘手突发的情况,还需要在各个地方巡逻检查,非常辛苦。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她是我的学姐,她嘱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这对我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奇妙的经历。
 
就连看似“简单”的售票窗口,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细致。售票员宋姐的键盘上,每个按键都磨得发亮,她能在30秒内帮旅客规划出最省时的换乘路线,也能熟练用简单的英语帮助外国旅客买票。在春运期间,售票口总是会排着长长的队伍,有需要为小孩子补票的家长,有需要改签的人们,即使人很多,但她也可以顺利的完成,尽可能缩短旅客排队的时间。在采访过程中,我问了她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会担心将来到线下到人工窗口买票的人越来越少吗?她笑着说道,不担心啊,总会有人需要我们的。这种豁达的心态我想也是每个铁路人所需要的,在这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乐观去面对一切。

新车站和旧车站其实就隔了一个天桥 ,那仿佛就是见证了十堰站的发展,回看老车站,小小的空间里只有几个铁栏杆作为候车排队检票的空间,曾经哪有什么检票机刷身份证,作为一个十堰人,作为一个铁路工人的子女,这次的采访经历对我受益匪浅,虽然我的专业不对口,但是了解到车务段的工作日常,深知每个工作人员是非常不容易的。离开车务段时,已是傍晚。夕阳把铁轨染成金色,一列绿皮火车呼啸而过......

而这次采访教会我的,不仅是对铁路人的敬意,更是对“平凡”的重新理解: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坚守,就是不平凡。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