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遇上童趣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决定组织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立足“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目标,围绕理论普及宣讲、爱国主义教育等8个方面组建重点团队,需完成“办好一件惠民实事”等“五个一”实践任务。7月22日的校张庄小学里,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南宁理工学院“蒲公英计划·支教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带着提前准备好的材料,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充满趣味的“水精灵制作课”, 帮助学生了解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如缺水地区的生活、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增强对“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重视。(通讯员 廖诗宇)。
图为学生看制作教程。 廖诗宇 供图
课堂上,志愿者们先通过看视频的讲解,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介绍了水精灵的制作原理——原来那些五颜六色、QQ弹弹的小玩意儿,是海藻酸钠溶液遇到氯化钙溶液后发生的奇妙化学反应。随后,大家分组行动,手把手教孩子们操作: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用滴管将彩色溶液滴入水中,看着一个个小球慢慢成形;有的则发挥想象力,用模具做出星星、爱心等形状,室外满是欢声笑语。

图为学生的作品。 王娅楠 供图
志愿者们说:“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课,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感受到科学的乐趣。”而拿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水精灵时,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纷纷举着作品向志愿者们展示,学生的创作理念是让科学知识落地、创意想法具象、环保意识萌芽,在动手过程中收获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多重成长。这堂特别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动手的快乐,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科学好奇的种子,就像“蒲公英计划”的名字一样,把知识与温暖悄悄散播开来。之后会继续开展关于保护水源的课程。

图为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过程。 廖诗宇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的合影。 段舒云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