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实践团踏入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的那一刻,乡村振兴这四个字,便不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是化作这片土地上实实在在的行动与探索。在与香山村的亲密接触中,我们收获了诸多深刻感悟,这些感悟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我们对乡村振兴的全新认知。
一、土地的馈赠与困境:乡村振兴的起点 香山村,一个藏在秦巴山脉深处的村落,山地多、牧草丰,天然的牧场孕育出优质的黄牛,这是大自然赋予香山村的财富。然而,面对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香山村的黄牛养殖却因销路不畅、利润有限而陷入困境。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上,更要读懂土地背后人民的需求与期盼。刘场长那句“现在最缺的是懂技术、懂市场的年轻人”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需要更多青年人才扎根乡土,将现代理念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新媒体的力量:打破乡村的“信息孤岛” 在香山村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新媒体的强大魅力。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我们将香山村黄牛养殖的真实场景呈现给外界,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虽然没有直接带货,但这种宣传方式为香山村的黄牛养殖产业打开了新的窗口。这让我们明白,在信息时代,乡村振兴离不开新媒体的助力。新媒体不仅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将乡村的特色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还能让更多人了解乡村、关注乡村,为乡村发展汇聚更多力量。
三、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在香山村,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最真实的图景,也看到了青年力量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我们用专业知识为香山村的黄牛养殖产业出谋划策,用新媒体手段为乡村发展助力。这让我们更加坚信,乡村振兴需要青年力量的参与。我们应当勇敢地走出校园,走进乡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让青春在广袤的田野上绽放光彩。
四、校地合作的持续力量:乡村振兴的长远之策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香山村的合作,是校地共建的生动实践。学校定期组织师生前来开展技术服务,为香山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增长了见识,更看到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为香山村的发展提供持续支持。这让我们明白,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各方力量的持续投入与合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乡村紧密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从香山村看乡村振兴的未来:青年的力量与传承 香山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里,黄牛养殖不仅是养殖户们的生计,更是一种坚守与传承。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实践团成员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他们通过实际行动,为新时代青年服务“三农”事业树立了生动的榜样,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肩负社会责任、助力农村发展的积极态度与决心。
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青年力量正在绽放。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感受生活,用行动书写担当。香山村的未来,因为有了这些年轻人的参与,充满了无限可能。我们相信,随着更多青年的加入,乡村振兴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乡村的明天也将更加美好。
在香山村的实践,是一次身体与心灵的洗礼。我们在这里读懂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也看到了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香山村的发展,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