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才溪乡智绘振兴图
7月3日,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杭台禾语”调研实践队在江晓忠老师的带领下,踏访享有“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盛誉的上杭县才溪乡。深入了探寻这片红土地如何将深植血脉的红色基因,转化为驱动绿色发展的澎湃动能。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才溪乡乡村振兴产业孵化中心,这里是为才溪产业振兴提供核心动力的“大脑”和“引擎”。该中心集政策咨询、技术培训、项目孵化、品牌打造、电商服务于一体。中心负责人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其运作模式和取得的成效:通过搭建资源整合平台,中心已成功孵化出多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有效解决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难题。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精准的政策引导与灵活的市场机制在此完美结合,极大地激发了乡村内生动力,培育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才溪产业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对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键作用。
中心负责人向实践队讲解才溪乡乡村振兴产业及路线
带着孵化中心的启示,实践队走进绿意葱茏的才溪乡国家脐橙示范栽培区。这里不仅是优质脐橙的规模化生产基地,更是现代农业科技集成应用的典范。中心负责人现场为队员们讲解了才溪脐橙的优良品种特性、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以及艰辛而卓有成效的品牌建设历程。随后,实践队来到才溪乡国家脐橙示范栽培区。这里不仅是优质脐橙的生产基地,更是农业科技集成应用的展示窗口。队员们实地观察了脐橙生长状况。“才溪脐橙”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实践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品牌价值的力量。
实践队此行的重点之一是参访才溪乡台湾青年拎包创业农业基地。这个充满活力的园区,创新性地推出了“拎包入住”创业模式,为有意扎根大陆农业的台湾同胞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从土地流转协调、基础设施配套(大棚、灌溉),到政策手续代办、农业技术共享、市场销售渠道对接,极大降低了台湾青年的创业门槛和初期风险。
队员们参观了基地内种植的台湾特色作物,如色泽鲜艳、辣味独特的“美人椒”。基地负责人分享了基地内台湾企业发展的故事,以及融合发展的喜悦。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才溪乡在推动两岸农业交流融合、吸引台湾人才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开放胸怀。
此次才溪之行,是实践队深入了解农情、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课。通过实地走访,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才溪乡在产业孵化、科技兴农、两岸融合方面的创新探索与显著成效,也增强了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三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未来,实践队将持续关注才溪乡的发展,积极贡献农林学子的智慧与力量,为推动才溪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促进两岸农业交流融合、共同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谱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乐章。(童文涛 郑为杰/文 岳涵琳 罗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