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陕工大学子探访安康博物馆的商贸启示

    2025-07-23    阅读:
    来源:陕工大暑期社会实践团
7月12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商贸与流通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实践团师生走进安康市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调研活动。在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中,团队成员通过珍贵的馆藏文物和非遗展示,深入挖掘安康历史文化中的商贸基因,探寻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在"脉源安康"历史展厅,实践团重点观摩了西周史密簋等代表性文物。这些历经千年的文化瑰宝,生动诉说着安康作为南北文化交汇之地的独特地位。"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蕴含着丰富的商业智慧。"团队成员在参观笔记中写道。通过专业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安康自古就是重要的商贸枢纽,这种历史积淀为今天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启示。

生态展厅的参观让同学们对"两山"理论有了更深理解。面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建设成果,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着安康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的平衡经验。"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保护技术,更是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一位队员感慨道。

非遗展区成为实践团最关注的区域。汉调二黄、紫阳民歌等非遗项目的展示,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灵感。在皮影戏展台前,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探讨如何将传统艺术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设计。"这些非遗技艺如果能够与现代商业结合,必将产生独特的市场价值。"商贸专业学生分析道。

实践团特别体验了传统拓印技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亲手制作了多幅拓印作品。"这种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开发成文创产品,既传承了文化,又能创造经济价值。"带队老师评价道。同学们还就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农产品包装设计、旅游纪念品开发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立即召开了头脑风暴会议。大家结合专业所学,围绕"文化+商贸+乡村振兴"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有同学建议开发融合非遗元素的特色农产品包装,有同学提出打造文化体验式乡村旅游路线,还有同学构思了基于传统文化的电商营销方案。

"今天的参观让我们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要依靠产业和技术,更需要文化的支撑。"团队负责人在总结时表示。据悉,实践团将把此次文化调研的成果融入后续的实践报告中,为安康乡村振兴提供兼具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的创新方案。

此次博物馆之行,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安康的历史文化,更启发了他们用创新思维推动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思考。正如博物馆墙上的标语所言:"让文物活起来",这群年轻的商贸学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