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团队以“传承文化薪火,赋能乡村发展”为核心宗旨,通过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健康义诊、非遗保护等多元化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健康水平提升。组织开展文化、医疗、传承相关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的青春力量在服务城乡社群的过程中生根发芽。
2025年6月23日至6月27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仲夏寻根,药者探源”宣讲团前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柿树岗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草药香飘校园:中医药文化启蒙童心
“同学们请看,这味药材名为金银花,其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在小学教室里,实践队员借助中医“望闻问切”理论,搭配不同中药材的图片,为30余名学生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课堂上,队员们还开展了“中药猜猜乐”游戏,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在课堂最后,队员们还向同学们赠送了具有安神功效的中药香囊,尽显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而且内容贴近生活,获得了老师和孩子们的高度认可。
图为团队成员走进当地学校开展的中医药文化课堂。郑紫怡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向同学们赠送中药香囊。李雪美 供图
暖阳照养老院:义诊慰问传递温情
在肥西县养老院内,宣讲队为这里的老人开展了健康义诊活动,进行血压、血糖检测等基础项目,并针对高血压、关节炎等常见病症提供中医调理方案。在义诊之余,队员们主动为老人整理内务,为他们按摩肩颈,还陪伴独居老人聊天,排解他们的寂寞。活动期间,队员们为老人们送上了亲自包装的艾草锤,老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此次活动中,队员们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和养老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
图为团队成员向当地村民普及健康养生知识。李雪美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在养老院为老人测血糖。李雪美 供图
探古韵非遗魅力:活化传承乡村文化
第三站,队员们踏入名人故居与历史遗址,来到了五房圩村。在实地讲解红色故事、追溯乡土脉络的过程中,大家深切感受着乡村的文化魅力。队员们仔细观察故居内的药柜、碾槽、古籍等文物,记录下了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同时,队员们还走进当地莲湘舞文化遗址,通过入户宣讲,在社区举办非遗知识竞赛等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近”群众视野。此次活动让实践队员们也深刻意识到青年人要将一腔热血挥洒在乡村土地上,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在负责人带领下参观乡村振兴文化馆。李雪美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学习当地莲湘舞文化。廖箴言 供图
志愿肥西实践行:安中医青年用行动诠释担当
最后,实践队员前往肥西县开展了志愿实践活动。队员们分成五个小组,深入县城周边的村落,走访了百余户居民。他们耐心倾听村民在中医药就医用药、服务设施、诊疗效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细致解答疑问并认真做好记录。队员们以实际行动展现青年担当,为中医药在基层的发展收集了宝贵的反馈。
这次实践也让队员们对“青春担当”有了更为真切的体会。从课堂走向田间,从开展帮扶到携手共建,青年们既是志愿服务的积极践行者,更是乡村需求的及时响应者。
实践队指导老师总结道:“寻根探源,既要探寻到中医药的历史根脉,更要挖掘出它在当代基层的生长土壤。”让青春力量扎根基层,让中医药文化在仲夏的沃土上持续焕发生机。

图为团队成员慰问当地独居老人。郑紫怡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向老人赠送艾草锤并合影留恋。李雪美 供图
本次“仲夏寻根,药者探源”宣讲团前往肥西杨树岗乡开展的“三下乡”活动圆满落幕。团队成员在校园中播撒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于养老院传递健康关怀与温暖情谊。他们深入乡村,挖掘并活化非遗技艺,还通过志愿服务助力村容美化和助农实践。
此次活动不仅使青年学子在服务奉献的过程中,深化了专业认知、锤炼了实践本领、厚植了家国情怀,更以实际行动为乡村的文化振兴、健康提升和环境改善赋能。切实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安中医青年的智慧与力量,在基层的沃土上书写了绚丽的青春篇章。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唐五房圩遗址并合影留恋。李雪美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