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春筑梦育童心 托管传知助成长 ——重师“青春筑梦团”三下乡活动纪实

    2025-07-23    阅读: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青春筑梦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青春筑梦团”赴璧山养鱼社区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托管服务活动。
  课业细辅导增识心灵巧沟通育德
  图为志愿者冯小凤为小朋友讲解暑假习题张锡松供图
  托管服务启动后,辅导环节有序推进。针对小朋友们在学科作业中遇到的问题,“青春筑梦团”成员始终耐心倾听并逐一细致讲解。从数学解题思路梳理、语文阅读立意引导,到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分享,成员们结合自身知识与学习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们答疑解惑,搭建知识传递桥梁,让小朋友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攻克学业难关。辅导过程中,“青春筑梦团”成员注重引导小朋友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鼓励主动思考与相互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作业辅导兼具知识补给与学习能力、习惯培养的双重功能,为乡村儿童的学业成长筑牢根基,助力他们在求学路上行稳致远。
  
图为志愿者王凤玲为小朋友答疑解惑 张锡松供图
  趣味实验筑青春科学光芒点童心
  
   图为小朋友们进行鲁米诺实验 高一帆供图
  团队成员深知小朋友接触科学机会有限,便精心筛选安全性高、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项目,每天开展两个趣味化学实验,让小朋友在奇妙体验中走进化学世界,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实验正式开始时,志愿者们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项讲解实验流程。随后,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小朋友们跃跃欲试地参与到实验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受奇妙的化学变化。酸碱指示剂实验使一朵朵手工折纸花变得绚丽多彩;牛奶里的烟花实验过程中,志愿者引导小朋友观察色素在洗洁精作用下的扩散轨迹;维C“流星雨”和鲁米诺实验也在教室里大放光彩;“熔岩灯”实验过程中,志愿者首先指导小朋友将不同密度的液体混合,随着温度变化,彩色液体在瓶中上下翻滚,形成类似熔岩流动的奇妙景。

  图为志愿者白鑫给小朋友演示熔岩灯实验李源供图
  随后,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观察液体分层与运动规律,讲解密度差异的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在趣味观察中感知科学原理。蓝晒实验让小朋友们见证平凡纸张“变身”为精美蓝白艺术作品的神奇过程。实验过程中,志愿者们全神贯注地陪伴在小朋友身边,密切关注他们的操作情况。他们会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比如当有孩子握滴管姿势不对时,会手把手进行调整;对于小朋友提出的疑问,志愿者们给予细致解答。这些化学实验将抽象知识具象化,让小朋友直观感受化学魅力,还帮助小朋友建立“科学在身边”的认知,助力培育科学探索意识,为乡村小朋友科学启蒙提供支持。同时,团队以专业知识服务科普,彰显化学专业实践育人与科普服务的价值。

  图为小朋友展示蓝晒作品高一帆供图
  英韵童声添乐趣文化认同伴成长
  “青春筑梦团”成员以趣味英语小课堂为载体,为小朋友搭建语言学习与文化认知平台。从英语儿歌的学习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英语表达,激发了小朋友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动物世界”主题学习时,志愿者清晰呈现词汇的汉英对应关系,帮助他们感知语言差异与联系;介绍传统节日时,以春节、端午为例,用汉英双语讲解节日起源与习俗趣事,让孩子们在语言学习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动物世界”到中国传统节日认识,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汉语与英语的联系,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与趣事,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图为志愿者王凤玲给小朋友们讲解英语小课堂胡春煜供图
  此次暑期托管服务活动,重庆师范大学“青春筑梦团”用实际行动为璧山养鱼社区的孩子们带来知识与欢乐,有效助力乡村儿童成长。当结营的歌声响起,小朋友拿着志愿者送给他们的粽子香包,眼里满是对志愿者的不舍,现场洋溢着温馨氛围。此次托管服务为养鱼社区搭建起支持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家长、村委与高校开展长期共建的信心。对于“青春筑梦团”的每一位成员,这段经历不是句号,而是长长的省略号。据悉,该团队将继续聚焦乡村教育需求,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的合影朱若彤供图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