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春踏寻巴渝脉,红岩薪火照开州 —— 工商职院青年行纪》

    2025-07-23    阅读:
    来源:大学校导网
7 月 13 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向党于心,实践于行”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开启了本次 “三下乡” 社会实践的第五天行程。在开州这片兼具历史底蕴与红色记忆的土地上,实践团成员穿梭于文化遗迹与红色圣地,深入探寻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瑞兽金狮” 的舞狮技艺,走进开州博物馆与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在实践中汲取文化养分,传承红色基因。​
 
清晨,阳光洒满开州大地,实践团一行满怀期待地抵达 “瑞兽金狮” 非遗传习所。一踏入基地,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古色古香的建筑、悬挂的红色灯笼与墙上的舞狮海报,共同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团队成员纷纷围在非遗传承人身边,带着好奇与期待,全神贯注地观赏舞狮技艺展示。​
 
 
传承人身着传统服饰,精神饱满。他手中的狮头在舞动间仿佛有了生命,时而灵动跳跃,轻巧避开各式 “障碍”;时而威风凛凛地伫立,高昂着头颅,尽显王者气度。每一个动作刚劲有力又不失细腻,引得同学们连连惊叹,所有人都沉浸在舞狮文化的独特魅力中。​
随后,实践团成员王鹏、陶玉等同学按捺不住激动,迫切地想要尝试舞狮动作。他们穿上舞狮服装,拿起狮头和狮尾道具,起初配合略显生疏:王鹏手中的狮头晃动僵硬,陶玉的步伐跟不上节奏,两人动作缺乏默契,惹得周围同学轻笑。但他们并未退缩,在非遗传承人的耐心指导下,逐步掌握了要领。传承人细致地一步步演示,从狮头的摆动幅度、节奏,到舞狮人的步伐移动、配合技巧,讲解得清晰明了。同学们认真倾听、反复练习,动作渐渐变得协调起来。​
 
离开热闹的非遗传习所,实践团来到开州博物馆。博物馆外观庄重典雅,馆内丰富的展品如同无言却生动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开州地区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从远古的粗糙石器,到商周的精美青铜器,再到反映近现代社会生活的民俗物件,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岁月的印记,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
 
队员们怀着敬畏之心,在展厅中缓缓漫步。他们在每一件展品前驻足端详,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展开亲密对话。在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下,大家深入了解了开州的历史沿革、文化发展脉络与风土人情。透过这些展品,队员们深切体会到家乡文化的博大精深,心中涌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午后,实践团怀着崇敬之情走进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纪念馆庄严肃穆,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与详实史料,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刘伯承元帅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早年投身革命,到历经无数战役,再到为新中国建设鞠躬尽瘁,刘伯承元帅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队员。​
 
队员们在馆内认真参观,不时驻足凝视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他们仿佛看到了刘伯承元帅在战场上指挥若定、英勇无畏的身影,感受到他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参观结束后,一位队员激动地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重任。通过这次参观,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会以刘伯承元帅为榜样,努力学习、提升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此次学习之旅,对 “向党于心,实践于行”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升华。他们在亲身实践中,于非遗传承里感受文化魅力,在红色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带着这份厚重的收获与感悟,实践团将继续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文化之光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