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 潍坊 7月24日电(通讯员吴怡坤)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号召下,青年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这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直击中国寿光老百姓市场、蔬菜交易大厅凌晨产销实况。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一路向前实践团走进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寿光智慧蔬菜产业的核心数字化技术和寿光蔬菜模式的发展路径。7月24日凌晨4点由队长张艺锦带领,线下成员全部参加,进行中国寿光老百姓市场、蔬菜交易大厅凌晨产销的实地调查,深入调研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现状,探析数字化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全国集散枢纽:一车瓜果连南北
实践团观察到,市场内西瓜、甜瓜、羊角蜜等瓜类堆叠成山,水果黄瓜、贝贝南瓜等特色产品尤为醒目。“寿光不仅是产地,更是中转站。”商户李师傅介绍,贝贝南瓜从内蒙古、宁夏甚至泰国、缅甸汇集于此,再发往全国,“凌晨交易高峰时,3小时能走5车货”。团队通过访谈获悉,寿光依托物流园形成“买全国、卖全球”的集散模式,其中南瓜年吞吐量超万吨。

图1实践团与商户李师傅了解相关情况。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郑安慧摄
线上销售痛点:成本与时效的双重博弈
针对当前“直播带货”热潮,交易大厅负责人王经理坦言:“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仍是难题。”团队整理调研数据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物流成本高,一箱贝贝南瓜售价15元,快递费占6元,利润不足10%;运输损耗率大,彩椒等易损品退货率高达20%,单笔退货损失超30元;库存响应滞后,“突然爆单时,从宁夏调货根本赶不及48小时发货时效。”王经理举例说明,“与辉同行”直播间曾单日售出2万单南瓜,但供应链压力陡增。

图2王经理进行线上销售相关情况介绍。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郑安慧摄
破局思路:从“试水”到“深耕”
目前,市场商户多采取“保守策略”——主推耐储运的瓜类,通过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小黄车”挂链分销。“我们正在筹建预冷库,未来希望用冷链降低损耗。”电商运营员张女士表示。实践团结合调研提出相关建议:建立“云仓”统配模式、开发定制化包装,助力寿光从“传统中转站”向“数字化供应链节点”转型。

图3实践团参观调研寿光老百姓市场。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郑安慧摄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切身感受到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复杂性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通过与电商运营人员的深入交流,逐渐摸清了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特别是在了解到预冷库建设等创新实践后,大家对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次实地调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让更多农产品‘触网上行’,必须建立更加智能、高效的供应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