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老有依靠,幼有陪伴 ——湘大学子探索紫竹村留守问题解决路径

    2025-07-24    阅读:
    来源:湘潭大学金翼5·1·8团队

 随着老龄化加剧和留守儿童问题凸显,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当前社会下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7月4日至7月21日,湘潭大学金翼5·1·8爱心团队赴湘潭市湘潭县谭家山镇紫竹村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前往谭家山镇紫竹村,以“志愿服务+采访”的形式,跟随巾帼志愿队的脚步深入调研以紫竹村为例的乡村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挖掘以紫竹村为代表的“一老一幼”乡村治理的代表性路径。
  城镇化的浪潮下,紫竹村陷入了同广大乡村一样的治理困境——青壮年力量大量流失,老人无人照料、儿童安全失管。在这样的困境下,村妇女主任黄智华女士却挖掘到了真正的乡村振兴力量。2017年秋,黄书记提议成立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他们从“一老一幼”问题到乡村产业振兴,以女性温柔的力量让紫竹村成为乡村社会服务的示范乡村。
                                                                        
                                                                                                                              (图为实践团与巾帼志愿者合影)
  在抵达紫竹村后,实践团率先开展了对当地优秀巾帼志愿者团队的采访工作。团队成员对以艾聪女士为代表的七位巾帼志愿者进行了采访,每一次采访都让实践团成员看到紫竹村乡村治理强大起来的真正密钥。八年来志愿服务队从几人到现在的百人。她们是留守儿童们口中的“妈妈”,是失独老人笑颜里的信任。一句朴素的“希望更多人加入,让老人有人疼、孩子有人管,日子才有奔头。”是这支充满温暖的队伍最简单的追求与愿望。
                                                                                      
                                                                                                                                                       (图为采访巾帼志愿者场景)
  在7月20日,实践团成员跟随志愿者团队深入了3户高龄老人的家庭。平均年龄在75岁的几户老人家中,志愿者通过血压测量、健康状况建档以及生活近况了解等工作,用一句“我们就是你们的需要”把党和政府对留守老人的关怀政策讲到老人心坎里,让那群喜欢坐在家门口和邻里拉家常的乡村留守老人,在这份饱含乡邻情谊的志愿服务中绽开真正的笑颜。
                                                                                               
                                                                                                                                                       (图为实践团参与入户走访)
  在7月20日晚,实践团全体成员来到紫竹村村支部参与了黄书记在本次暑期新开展的直播助农活动。从参与快递打包到成为助农主播,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紫竹村“一家人”的真情。黄书记曾说:“留守老人们很难走出去,但我们想让他们的农产品走出去。”而实践团队也用青春的力量书写着对紫竹村的情谊,当晚在实践团成员通过介绍农产品、进行试吃品尝、分享试吃感受等环节,让助农直播间流量达开播以来最高纪录。
                                                                                  
                                                                                                                                         (图为实践团成员帮助助农直播)
  在紫竹村长达十八天的社会实践中,实践团跟随巾帼志愿者团队深入乡村社会治理的第一线,巾帼志愿者的温暖付出,留守儿童最纯真的笑颜和留守老人们发自内心的一句“政策好了。”让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乡村中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实践团团长代可毅说:“真正看到那群老人和孩子们,我开始真正思考乡村之于他们的意义、社会服务之于他们的意义。”实践团成员也将继续总结紫竹村社会服务的优秀可复制性路径,用青春的力量助力国家的乡村治理道路。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