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苏州城市学院学子薪火相传赴荆楚:“曦茵计划”以心为炬用爱照亮青春成长路

    2025-07-26    阅读:
    来源:“曦茵计划”志愿服务队
在国家大力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倡导“五育并举”育人方针的背景下,苏州城市学院“曦茵计划”志愿服务队由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心理学专业师生组成,秉承“以心育心,以爱传爱”理念,于2025年7月初至中旬赴湖北荆门柴湖一中开展心理服务。团队以专业实践响应国家号召,通过细致筹备、多维课程与文化调研,为当地青少年播撒心理健康的种子,也让自身在服务社会中强化责任与担当。
精雕细琢,筑牢课程基石
出发前,团队紧扣国家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导向,完成了从初步构思到最终落地的全流程筹备。在指导老师印苏带领下,团队共同商定课程计划,在课程中融入湖北文化与苏州风情元素,通过多轮试课与模拟打磨课程,优化课程节奏与互动设计,充分考虑当地以及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每天课程结束后,团队都会针对上课内容及时复盘,讨论从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并集思广益进行改进,团队成员取长补短,课程设计不断优化。

多维赋能,守护心灵成长
支教期间,团队以系列主题课程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深度践行国家“关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首日课程围绕“情绪-时间-认知”三维模型展开:通过“女巫情绪毒药”互动,引导学生识别、转化负面情绪;结合《中国一分钟》短片解析时间管理的意义,助力学生掌握规划方法;在互动游戏中提升专注力与记忆力,让百余名初中生初步建立心理健康成长链。
后续课程聚焦成长关键需求,形成特色系列:“兴趣探索”课借助《心灵奇旅》片段,引导学生从日常爱好中发现人生价值,呼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班级凝聚力”团辅通过“情系千千结”等活动,培育集体协作意识,助力构建和谐班级氛围;“压力调适”课程以“纸飞机传压力”“冥想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性应对升学焦虑,缓解成长压力。此外,团队还开设社交与自我认知课程,通过角色扮演传授家庭沟通与友谊维护技巧,以“寻找丢失的一角”“优点便利贴”等活动引导学生接纳自我、建立自信。更在课程中融入苏州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昆曲欣赏、拓印体验中感受地域文化交融之美,响应国家“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号召。


触摸历史,厚植家国情怀
团队成员走进大柴湖移民纪念馆,以实际行动践行“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理念。在讲解员引导下,成员通过影像资料与实物展品,深入了解1966年丹江口水库建设中4.94万河南淅川移民迁徙垦荒的历史:从告别故土的不舍,到在沼泽荒地重建家园的艰辛,先辈“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与移民后代的交流更让团队体会到历史传承的意义——纪念馆安保人员作为移民子女,讲述了大柴湖从贫瘠到繁荣的变迁,强调年轻人了解移民史、传承奋斗精神的重要性。此次调研不仅丰富了团队对当地文化的认知,更让支教行动与地域精神形成共鸣,深化了“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实践意义。


从精心筹备到课程落地,从心灵陪伴到文化探寻,“曦茵计划”以专业与热忱完成了一场跨越千里的爱心传递。这一行动不仅为中部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切实助力,更搭建起地域文化交流的桥梁,让青少年在多元滋养中拓宽视野。对于参与其中的师生而言,这既是一次专业知识的实践转化,更是一堂生动的家国情怀教育课,为高校志愿服务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未来,“曦茵计划”将持续传递这份爱与责任,让心理健康的种子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为青少年成长之路点亮温暖明灯,为社会培养心智健全、兼具文化认同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力量。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