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大地之子”实践团:地学科普进乡村,青春支教助成长
2025年7月13日,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地之子”实践团14名成员在指导老师吕思慧的带领下,前往广西桂林灵川县九屋镇,开展为期五天的地学科普与文化支教活动。团队通过研学、课堂与实践体验,将地学知识与乡土文化融合,助力乡村科教发展。
首日,实践团开启“乡土文化研学之旅”。在桂北民俗博物馆,成员们通过地质标本、民俗文物了解灵川地质演化与人文历史;在江头村爱莲家祠,感受“爱莲文化”传承的家风家训。团队将研学所得融入后续支教课程设计,让地学知识扎根乡土土壤,让孩子们在认识科学的同时,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爱莲堂朗诵《爱莲说》。韦开福摄
抵达九屋中心校后,团队以趣味游戏破冰。“花开花落”游戏考验着大家的默契,“扔沙包进框”游戏让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在游戏中逐渐放松,脸上洋溢着自信笑容。
图为实践团成员组织孩子们进行丢沙包游戏。韦开福摄
团队依托学校地质博物馆资源,打造“移动小课堂”,开展以“认识地球”为主题的课程活动。通过地球仪演示、地质拼图游戏等,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地理;以“神奇的石头”为主题,借助视频和知识问答,讲解岩石矿物知识。此外,橡皮泥创作课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物理实验课则通过“水火箭”、“大气压气球人”“摩檫力拔河”等实验,让孩子们感受科学魅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一同捏橡皮泥。麻凯摄
针对乡村夏季安全,团队开设安全教育课,通过动画、情景模拟等讲解防溺水知识,强化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还开展资助政策宣讲,让孩子们了解教育保障;通过“两弹一星”精神宣讲课,引导孩子们树立报国理想。
图为实践团给小朋友们上安全教育课。麻凯摄
“我想对你说”课程成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的情感纽带,孩子们分享烦恼,成员们耐心倾听鼓励。课余时间,团队还深入村庄调研,与孩子谈心、向村干部和老师了解情况、发放问卷收集需求,为后续关爱服务提供参考,用行动守护童心成长。
此次活动,“大地之子”实践团将地学科普与乡土文化、支教育人相结合,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为基层发展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孩子们合影。韦开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