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乡村水环境治理作为生态保护的关键环节,对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2025年7月16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赴陕西四市水环境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专业实践践行青年担当,赴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四市开展乡村水环境专项调研,旨在通过实地勘察与科学分析,为乡村水环境治理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渭南市龙池镇调研首站:实地勘察直击环境痛点 实践团队首站聚焦渭南市龙池镇,兵分三路对龙池村、统一村、五更村、康家村等村落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现场记录+影像留存+样本采集”同步推进调研工作。
龙池村调研中,团队沿村内主水渠徒步勘察,记录到垃圾乱堆点,其中多处位于水渠范围内,存在明显雨水冲刷入河风险。统一村重点排查了村内集中水塘,发现水塘边堆积垃圾,以塑料废弃物、厨余垃圾为主,塘边存在村民自建排水口,且均无任何过滤设施,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塘体,导致塘内水体发黑并散发异味。
多维调研剖析:深度溯源乡村水环境问题根源 为精准定位污染成因,团队采用“科学检测+实地访谈+部门对接”的立体化调研模式,开展深度调研。
水质检测小组收集水样,并测定关键指标,同时团队走访村民,覆盖不同年龄、职业群体,在与龙池镇环保工作站、村委会座谈时了解到:该镇2024年水环境治理预算仅12万元,难以支撑管网建设(单村管网估算需80-150万元);现有工作人员中无专业环保背景者,仅能开展基础巡查。
同时,成员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到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灌溉尾水的无序排放,也对水环境造成了压力。
龙阳镇延伸调研:污染类型呈现多元化特征 团队在龙阳镇用完成小寨村、蒲石村调研,重点关注污染类型差异,小寨村调研中,记录到该村无组织排水点,农田与河道间无隔离设施,灌溉尾水直接入河。蒲石村沿干涸河道徒步勘察后标记多个污水排放口,现场采集污水样本并分析后初步判断存在工业特征污染物。
农田化肥袋随意丢弃,传统灌溉方式易使农水直排河道,进而汇入水塘。由此信息,串联起生活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与水塘恶化的关联,明晰污染根源。
蒲石村河道干涸污水汇集,团队成员收集水样,结合周边工厂分布,推测可能存在工业废水混入,为后续分析污染影响提供依据。
治理路径展望:基于实践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此次调研累计行程超200公里,为渭南市乡村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扎实的实践依据。团队将持续跟踪调研区域治理进展,以专业实践助力乡村生态振兴,让青春力量在守护绿水青山中绽放光彩。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龙池镇的水环境将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转变,重现乡村水清河美的生态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生态动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实践团队也将继续在生态环保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