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暑期“三下乡”||设计艺术学院赴双湖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2025-07-27    阅读: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6月26日,设计艺术学院“双湖艺脉——践行文化永传”实践团队赴双湖博物馆开展交流调研,该调研活动由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张会、燕朋朋、李亚菲带队。本次活动是活动是继学院党委书记段慧子带队考察并达成合作共识后,双方深化校馆合作的又一实践举措,聚焦博物馆展陈模式优化、公众互动体验升级及新媒体传播创新等议题。

图为博物馆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讲解。严培靖 供图
活动开始,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深入各展厅进行学习。讲解聚焦馆藏文物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与保护现状,从反映汉代社会信仰的画像石,到釉彩精美的瓷器,均进行了细致解读。志愿者们通过近距离观察珍贵文物并积极互动提问,深刻理解了文物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此次沉浸式学习有效提升了志愿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后续提供更高质量的博物馆志愿服务夯实了基础。
   
    图为团队与馆长座谈交流。 范泽颖 供图
参观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与馆长及工作人员展开深度交流,对博物馆的展陈模式、公众互动体验及新媒体传播现状进行调研。同学们结合数字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等专业所长,针对博物馆如何借助年轻化表达“破圈”提出具体建议,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潮流文化深度融合,助力博物馆实现传播破局。吴勇馆长表示,此类实践既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平台,也为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注入了青春视角。
本次交流研究不仅进一步凝聚了学院与博物馆的合作共识,更为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发展等方面开拓新思路。研讨现场,同学们紧扣"让文物活起来"的核心命题,从年轻群体消费习惯与文化需求出发,构建起多元创新图景。在场景化体验设计方面,有同学提出打造"博物馆主题文化集市",建议将非遗手作、文物衍生文创与沉浸式演艺相结合,通过"文物故事摊位+互动游戏打卡"的模式,让观众在烟火气中感受历史温度。科技赋能成为讨论焦点。老师们也提出了"AR/VR+文物叙事"的创新构想创作衍生故事,以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激活文物IP。这些创意不仅着眼于提升"泡馆"吸引力,更试图通过"体验-参与-传播"的闭环设计,让博物馆成为文化社交的新地标。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结束后,为推动创意落地、深化校馆合作,迅速成立了专项服务小组。接下来将继续与博物馆交流合作让文化传承、艺术创新和教育实践拧成一股绳,吸引更多年轻人亲手触摸历史的温度,在实践中为传统和现代的融合,续写新的精彩故事!”

图为队员在双湖博物馆合影。 严培靖 供图
展望未来,学院将以深化校馆合作,持续推动文创研发、数字化展陈等项目落地,着力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为输送适应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同时以更强的文化创造力赋能地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在激活历史文脉、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高校担当。(通讯员 张轶可 范泽颖)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作者/张轶可     指导老师/张会  责任编辑/杜笑一 统筹联络人员/李佳怡)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