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科技大学“薪火红言、笃行报国”实践团走进延安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红色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探访革命圣地,成员们在历史现场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让红色基因在行走中传承,让报国初心在感悟中更加坚定。
枣园窑洞里的初心印记:触摸自力更生的奋斗温度

枣园革命旧址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峥嵘岁月的印记。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驻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居住和工作,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关键阶段,擘画着新中国的蓝图。
实践团成员走进老一辈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的窑洞,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正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革命先辈们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自力更生精神,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无数像张思德同志一样的革命志士,在平凡中坚守初心,用生命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斗争的品质,忠诚报国、一心为民的情怀,让成员们深受启示。革命先辈们在坚守与奋斗中为我们铺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青年一代更应勇于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实干中传承这份“窑洞精神”,传承张思德式“为人民服务”的铁血赤诚与人民情怀。
杨家岭礼堂中的信仰之光:感悟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离开枣园,实践团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是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延安的重要驻地,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均在此召开。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熟走向辉煌的关键历程;延安文艺座谈会明确了文艺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为革命文艺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生命力,凝聚起军民同心、抗日救国的伟大力量。
走进杨家岭七大礼堂,“同心同德”、“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标语引人注目,实践团在此静静伫立,仿佛听见当年代表们的热议与表决。正是这次会议,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思想根基被牢牢确立;正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广泛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此次延安之行,不仅是一次红色足迹的探寻,更是一场精神血脉的赓续。实践团成员在历史现场读懂了延安精神的厚重内涵,更明确了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唯有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实干中锤炼本领,在奋斗中践行初心,才能让红色基因永葆活力,让革命精神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