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何思颖)为深入贯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决策部署,落实“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动青年人才下沉服务基层”的实践要求。7月16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党员实践队伍“银洞铸红心,下乡践初心”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高竹村梨园基地开展特色产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电商+农产品”直播助农等活动方式,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为农产品拓宽销路,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团队抵达高竹村后,受到了当地党群干部的热情接待,并协同召开实践调研座谈会。会上,村党支部书记陈传术同志详细介绍了村落的“前世今生”,为我们深入调研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介绍了巫溪最为出名的特色产业翠冠梨,经过时间的沉淀,现已颇具规模,并形成产业园——梨园,并已成为高竹村集体经济的“黄金果”。

图为实践团与高竹村党群干部开展座谈会。彭艺摄
理论落地,实践深耕,团队成员怀着助力乡村振兴的强烈使命感深入高竹村梨园基地。放眼望去,连片梨园郁郁葱葱,丰腴的翠冠梨沉甸甸地缀满枝头,青枝绿叶间丰收景象扑面而来。队员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按照优质果筛选标准仔细挑拣,将品相佳、品质优的果实分拣归类,随后协同将一颗颗“黄金果”装入印有乌龙乡地域特色图案的包装盒,既彰显地方文化韵味,也为产品增添辨识度。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梨园工作人员一同摘梨。彭艺摄
与此同时,实践团直播成员在梨园现场快速完成设备调试与场景布置,镜头对准挂满果实的枝头与生态种植环境。随着直播信号开启,队员们化身公益助农主播,热情洋溢地向屏幕前的网友们介绍:“大家看,这就是生长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翠冠梨,昼夜温差造就了它14度以上的甜度,口感脆甜无渣……”主播们边展示果实细节,边讲解绿色种植流程、县农委认证标准等核心优势,还特意邀请梨园基地负责人出镜,就网友实时提出的“采摘后能存放多久”“是否支持全国包邮”等问题逐一耐心解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这场“电商+农产品”直播,以数字化手段打通产销链路,让乌龙乡特色翠冠梨被更多消费者知晓,为拓宽销售渠道按下“加速键”。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梨园直播。彭艺摄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基层了解到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亦通过亲身实践经历深刻领悟到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关键性、前瞻性。路途璀璨,踔厉前行。团队成员将持续探索更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以青春之力不断赋能乡村发展。

图为实践团与高竹村党群干部合影。彭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