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大“平陆治汇青研团”深入调研平陆运河沿线移民安置点治理现状
7月14日至17日,广西师范大学“平陆治汇青研团”深入广西多地,对平陆运河沿线移民搬迁安置点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安置点社区治理的实际情况,为优化移民安置政策、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提供实证参考。
团队成员们先后走访了平吉镇下坝村、久隆镇及沙坪村、新福镇等多个安置点,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与居民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共收回有效问卷百余份,为深入分析社区治理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调研发现,平陆运河沿线移民搬迁安置点在社区组织治理方面存在多重问题。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渠道单一且参与率低成为首要问题。据统计,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参与过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参与渠道主要集中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网格员上门征求意见。移民们因时间冲突或对活动内容不感兴趣而较少参与社区活动,同时仍保留原村庄的社交圈,导致社区公共事务的集体关注度严重不足。
治理主体协同不足也是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在社区治理中,官方主体占据主导地位,而居民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团队和社会组织参与度极低。调研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在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而提及居民自发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比例则微乎其微。这种“单一化”的治理模式难以满足跨村移民的多样化需求,尤其在移民政策落实和社区文化活动方面,居民对管理效果的不满情绪较为普遍。
此外,矛盾调解机制待完善也是调研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跨村并居带来的邻里纠纷与利益冲突,暴露了社区治理中矛盾调解机制的不足。调研发现,当发生纠纷时,居民更倾向于直接与对方协商或通过其他未明确方式解决,而向村委会或网格员申请调解的比例较低。这一现象反映出社区尚未建立权威且多元的调解体系,难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针对上述问题,“平陆治汇青研团”的成员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他们认为,要优化移民安置点的社区治理,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拓宽居民参与渠道,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二是要促进治理主体协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三是要完善矛盾调解机制,及时化解邻里纠纷与利益冲突。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为广西师范大学“平陆治汇青研团”的成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也为平陆运河沿线移民搬迁安置点的社区治理提供了实证参考。未来,团队将继续关注安置点社区治理的动态变化,为推动移民安置政策的优化和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贡献青春力量。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移民安置问题,为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