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走进墨江茶乡:学制茶工艺 话创业故事 普国家通用语

    2025-07-29    阅读:
    来源:大学校导网

  2025年7月16日,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墨江小分队成员深入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坝溜镇云尖茶厂,开展了一场独特的实践学习活动。他们通过实地探访、对话创业者、体验制茶工艺,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并创新运用直播形式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在茶厂参观过程中,推普团成员们首先与返乡创业者郑发有夫妇进行了深入交流,郑发有夫妇二人分享了他们在家乡创办茶厂的初心和历程,一句朴实的“八月十五回家的时候,家里老人采回来的茶叶没人收”,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内心,促使他们成为了返乡创办茶叶加工厂、带动乡亲就业、增长增收的直接动力。这对夫妇扎根乡土、振兴产业的实干精神深深打动了推普团成员们。

  随后,在郑发有夫妇的带领下,成员们走进生产车间,近距离观察了茶叶从鲜叶采摘、杀青、揉捻、烘干的完整生产流程,一道道严谨的标准化工序,让成员们对现代制茶工艺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为了解“生态好茶”的培育理念,大家还一同登上云雾缭绕的茶山,实地观察在优良生态环境中生长的茶树,切身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活动期间,推普团成员架起直播设备,实时连线坝溜镇小学的课堂,他们化身“云端导游”,用标准普通话生动讲解茶厂的生产流程和郑发有夫妇的创业故事,并带领屏幕前的孩子们“云”览茶山生态风光,让未能到场的孩子们也能同步学习。直播中,成员们精心设计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互动环节,结合现场场景,和孩子们进行趣味问答和练习,将推普工作自然而巧妙地融入社会实践和乡村教育,有效实现了“文化下乡”与“推普下乡”的有机结合。

  此次墨江茶乡之行,不仅让“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的成员们零距离感受到乡村产业的蓬勃活力与创业者的实干精神,深化了对课堂理论的理解,更成功探索了“推普+社会实践”的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种子播撒到乡村小学课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三下乡”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