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红韵启智践真知——曲阜学子赴乔庄宣讲“第二个结合”赋能乡村振兴

    2025-07-30    阅读: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声中,曲阜师范大学“红韵承脉,启新振乡”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探索“第二个结合”文化振兴新路径的使命,于近期深入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枳沟镇乔庄村,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理论宣讲与实践探索。
实践队员们深知,党的二十大强调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乔庄村作为王尽美烈士故乡和“诸城模式”发源地之一,红色底蕴与传统文化资源丰厚,但同时也面临着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村民参与度不高等现实挑战。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实践团队的核心课题。带着这一思考,队员们以“红韵”为切入点,精心策划了系列宣讲活动。

实践队员们搭建起临时的“理论讲堂”。他们深情讲述了王尽美烈士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回顾了“诸城模式”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历程。队员们不是简单地复述历史,而是重点阐释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为民情怀、开拓的创新意识——如何与当代乡村发展的核心需求紧密相连。他们结合图片、实物等生动素材,向村民们清晰传递: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与红色文化的“为民初心”一脉相承,是激发大家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动力。“以前觉得党的理论离我们很远,今天听学生们一讲,原来‘为人民服务’就体现在我们身边的发展上啊!”一位老党员感慨道。
通过实践队员们扎实而生动的宣讲与走访,乔庄村的村民们对“第二个结合”指导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许多村民表示,原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可以如此鲜活地融入乡村生活,指导生产发展。实践团队的行动,如同在乔庄这片沃土上播撒下理论联系实际的种子,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能和精神源泉,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