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南通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实践团走进高邮市盐河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服饰件件美”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民族服饰文化赏析与手工绘画创作,让社区小朋友们沉浸式感受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

活动伊始,主讲人刘秋凡带领小朋友们开启了民族服饰文化之旅。刘秋凡通过展示彝族“擦尔瓦”斗篷、蒙古族“盘肠纹”刺绣挂饰等特色服饰及饰品,并与儒雅的汉族交领汉服、璀璨的苗族银饰盛装进行对比,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服饰背后的历史传承与工艺智慧。“擦尔瓦”斗篷形似披风,由羊毛织就,不仅是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备品,更是承载着民族传统与生活智慧的象征;蒙古族“盘肠纹”刺绣挂饰则以其精美的刺绣工艺和独特的寓意,展现了蒙古族的文化底蕴。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展示物品,不时发出阵阵惊叹,仿佛被带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世界。

在随后的手工体验环节,活动聚焦“我心中的民族服饰”绘画创作。志愿团提前精心准备了彩笔、画纸以及苗族银冠、壮族壮锦等丰富的民族纹样素材库,为小朋友们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灵感来源。刘秋凡现场示范了“简化轮廓 + 突出装饰”的绘画技巧,比如用流畅的弧线勾勒傣族筒裙的优美线条,以鲜艳的点彩表现彝族刺绣的绚丽多彩。小朋友们在掌握技巧后,纷纷大胆发挥想象,沉浸在创作之中。有的小朋友为满族旗袍添上了闪闪发光的荧光飘带,使其更具现代时尚感;有的小朋友则将藏族氆氇纹巧妙地绘制成了梦幻的“星空裙”,展现出独特的创意。一幅幅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的作品在小朋友们的笔下诞生,他们用画笔共绘出了心中的民族文化童梦。


此次活动不仅带领孩子们走进了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世界,让他们认识到众多漂亮且独特的民族服饰,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力、展现创造力的平台。活动中强调,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美好愿望,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希望同学们能继续保持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在未来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民族文化的魅力,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