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衿志”微课解锁新玩法,千年石狗开启“逆生长”

    2025-07-30    阅读:
    来源:大学校导网
        近日,岭南师范学院“青衿志”突击队精心打造的系列微课《走近雷州石狗》重磅上线,瞬间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非遗热潮。该系列微课共3集,每集4-5分钟,在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同步推送,观看量超千次,点赞量破百,让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化身为“会动的文化密码”。
        作为雷州半岛独有的文化符号,石狗承载着深厚的图腾崇拜与民间信仰。现存万余只,造型各异,涵盖“坐立蹲趴”等十余种形态,享有“南方兵马俑”的美誉。系列微课一经上线,迅速吸引了众多年轻网友关注,让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化身为“会动的文化密码”。

                                                                                微课堂封面  “青衿志”突击队宣传组制


        该系列微课,大胆突破传统纪录片的严肃叙事框架,转而采用轻快灵动的节奏来展开讲述。在内容呈现上,巧妙融入AI作画技术,将石狗相关的古老传说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生动展现,仿佛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石狗世界的大门。甚至连石狗传说中的风雨雷电等自然音效,都由AI根据画面情节智能匹配,形成沉浸式视听体验。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氛围,又能深入了解石狗文化的丰富内涵。
        不少网友在观看后纷纷留言点赞,其中一位网友兴奋地表示:“仅仅四分钟,就能看懂这传承千年的非遗文化,原来石狗背后藏着这么多精彩故事,简直太酷啦!”
石狗课堂的播出,意义远不止于吸引眼球。它让千年非遗以一种可感可知的方式触达年轻群体,在潜移默化中搭建起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精神桥梁,也让非遗IP与AI技术碰撞出了火花。当屏幕上的石狗以AI动画形式讲述图腾传说,当年轻网友在弹幕中热烈讨论,这种双向互动打破了非遗传承的时空壁垒。雷州半岛的文化基因通过数字媒介,悄然渗透进当代青年的认知体系,让古老信仰在解构与重构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曾经沉默的石头,如今正通过屏幕上的生动演绎,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青衿志”突击队的队员们深知,用年轻态的语言讲述古老故事,才是非遗有效传承的关键。而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理念的前瞻性与可行性,古老的文化符号借助数字媒介,成功实现了从“静态陈列”到“活态传承”的华丽跨越。
        快来一起走进《走近雷州石狗》,感受千年非遗的独特魅力吧!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