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创将雷州石狗与雷剧角色结合,融入了两大非遗IP……”近日,在雷州石狗非遗传承工作室,岭师范学院“青衿志”突击队开启了一场雷州石狗文创直播。
“雷州石狗是流行于雷州半岛的一种民间雕刻艺术,千形万象,镇守四方,可是被誉为‘南方兵马俑’与‘红土精灵’呢。”青衿志突击队主播团队通过简明易懂的讲解,让雷州石狗文化通过镜头流淌进每一位观众的心里。
两位主播在介绍石狗文化 蔡炫骊摄
作为团队的主力主播之一,24电子商务专业谢家豪同学坦言:“在接到直播任务的时候,我与搭档都十分忐忑,生怕‘书到用时方恨少’,从前期策划到最终呈现,我们修改了多版直播脚本。既要突出石狗文化的专业内涵,又要符合直播的娱乐属性,这个平衡点的把握比课堂案例复杂得多。”
在直播过程中,两位主播配合默契,一个负责文化讲解,一个侧重产品推介,这种“专业+趣味”的双主播模式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虽然每场直播只有短短1小时,但是收获了超6万点赞和多笔订单,人均观播时间超7分钟,互动率达70%。评论数量也超过了5000条,不少观众在评论区留言表达对雷州石狗文化的喜爱和对文创产品的兴趣。
直播结束后,谢家豪反思道:“我们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在实际直播时却因为网络延迟导致效果打折,书本里没教过怎么应对这种突发状况,当时我们有些手忙脚乱。现在看来,那会儿要是能及时调整心态,想些应急办法补救,效果或许会好很多。”此外,如何将深奥的非遗知识转化为大众语言,如何把握直播节奏,都是团队成员在实践中遇到的新课题。这些经历,也成为团队不断优化直播模式、更好传播雷州石狗文化的宝贵财富。
直播前讨论脚本 陈豪泽摄
书本上关于专业知识、文化传承的理论,在实践这面镜子面前,被照得无比具体而深刻,让直播团队真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给书本知识“挤挤水”的深意——真正的“知识干货”,唯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取。唯有躬身实践,才能触摸到雷州石狗文化传承最真实的脉搏。
“青衿志”突击队的探索,让“从课堂到直播间”不再是一句口号——它是专业知识对接文化传承的桥梁,是年轻思维解码古老非遗的钥匙,更是青年担当在乡土间的鲜活落地。尽管过程中难题迭出,但每一次调整都是成长,每一次互动都是共鸣。
这场直播早已超越了带货本身,成为一场让非遗“走新”更“走心”的青春实践:我们应以年轻的脚步踏响古老的文化脉搏,让千年石狗在数字时代,依然能守住根、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