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探寻弘扬与宣传红色文化的更优方案,山东理工大学“沂”心筑梦实践团与2025年7月28日赴华东野战军纪念馆展开实地调研。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将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一路上的艰辛。

图1 实践团到达华东野战军纪念馆
步入纪念馆,实践团首先看到的是一张张黑白老照片,老兵们在这里展望着光明的未来,记者在战争中拍下的战壕、街区无不告诫着人们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当我们走在陈列着枪支弹药、老兵们的用品的展厅时,更加能够强烈的感受到,那段路程走的是多么的艰难。”一位成员如是说。

图2 纪念馆展示的文物
来到纪念馆看到更多的真实的历史,成员们积极查询更多相关资料,记录着重要的资料,为“如何让红色文化的更好的传播”的研究奠定基础。
在调研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围绕红色文化传播这一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大家结合实地调研的所见所闻,重点探讨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实现红色文化的高质量传播,二是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更有效地传播红色文化。
讨论中,成员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关于红色文化的高质量传播,有成员指出,要注重内容创新,避免简单的说教式传播,应该通过挖掘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展现文物背后的感人细节等方式,让红色文化更有温度、更接地气。还有成员建议,可以借鉴现代博物馆的展陈理念,运用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创新形式,增强参观者的沉浸感和参与感。

图3 实践团记录重要信息
在互联网传播方面,讨论尤为热烈。有成员指出,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红色文化系列微视频,通过"一分钟讲文物"、"红色故事会"等形式,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其他成员则建议让用户通过线上答题、虚拟参观等方式参与其中。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打造红色文化传播矩阵。
讨论过后,实践团将形成的研究报告提供给当地文旅,为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建议。
此次华东野战军纪念馆之行,让实践团成员在革命足迹中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也在思想碰撞中探寻了红色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团队将以青年视角赓续红色血脉,让革命精神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新生,真正实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时代使命。
撰稿:冯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