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7月4日,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的“洛韵红魂”寻访团在洛阳对当地多处红色场馆进行了深入参观学习,旨在挖掘洛阳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为红色文化传播贡献力量。洛阳作为千年古都,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次实践意义非凡。
实践团队首站来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该馆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南关贴廓巷,在抗日战争时期,是连接延安与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关键交通枢纽,同时承担着掩护地方党组织、开展统战工作等重要任务。馆内丰富的陈列,从珍贵的历史照片到真实的文物,都生动展现了当年的斗争场景。团队成员认真学习洛八办的历史,了解到其开通的东南西北四条交通线,在物资运输和人员转送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今,洛八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常举办各类展览活动,在特殊纪念日引导人们缅怀先烈。
离开洛八办后,团队来到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了解到在1921年河南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在此诞生,同时也标志着河南工人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馆内展览分为多个部分,用大量图片和展品讲述了中共洛阳组成立的背景及意义。成员们在参观中了解到,中共洛阳组诞生后积极组织工人运动,有力支持了全国的工人罢工活动。站在复原的陇海铁路罢工指挥部旧址前,仿佛能看到当年革命先辈们为争取权益而努力的身影。
7月2日,团队前往洛阳市烈士陵园。这里安息着众多为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园内庄严肃穆,烈士纪念碑高耸矗立。团队成员怀着崇敬之情敬献鲜花、鞠躬默哀。在烈士纪念馆,成员们通过馆内陈列的历史资料,知晓了许多烈士的英勇事迹。他们来自不同地方,却都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奉献出了宝贵生命。这些事迹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如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当天下午,团队抵达洛阳抗战纪念馆。该馆通过多种方式呈现了洛阳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抗争。洛阳保卫战是馆内重点展示内容,中国军队和洛阳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坚守21天,沉重打击了日军。一幅幅战争场景图片、一件件文物,都诉说着当年的惨烈与悲壮,也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洛阳军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7月4日上午,团队来到新洛阳报旧址纪念馆。《新洛阳报》在解放战争时期是重要的舆论阵地,对发动群众支前、瓦解敌军等发挥了关键作用。馆内陈列的报纸原件、印刷设备等,见证了其辉煌历史。在艰苦的条件下,报人们克服困难,用木刻字代替铅字,成功创办《新洛阳报》。其创刊号采用红色套印,明确了“凡人民所需者,莫不全力而为”的办报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洛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