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红法润青苗”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继续在宁乡沙田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深入乡间寻访革命老兵,走进居民家中普及宪法知识,在历史与实践的交融中锤炼青春担当,践行“红法润青苗”的内涵。
硝烟往事砺初心,老兵寄语承风骨。
实践团寻访了曾亲历战火的老兵谢子良。在农家小院里,谢子良讲述了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包括战场细节、战友情谊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他展示了战时获得的功勋,讲述牺牲战友时难掩悲痛。回忆起断粮断水时亲试敌军遗留饮水食罐、以己身验毒解全连之困的经历,其忠勇精神令在场学子深受触动。谢子良寄语青年法学生,强调和平与法治的来之不易,希望他们学好本领、坚持正义,用法律守护国家、服务人民,激发了学子传承红色基因、投身法治建设的热情。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兵谢子良交谈场景 吴泽摄)
走村入户播法雨,宪法精神润心田。
随后,实践团成员分组深入沙田乡居民家中,开展“民法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队员们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围绕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村民关心的问题,用通俗语言细致讲解,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将法条转化为案例解析,耐心解答“借条写法”“赡养义务”等具体疑问。这种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拉近了法律与村民的距离,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法律素养和依法维权意识。

(图为团队成员在村民家中进行普法宣传 吴泽摄)
红法交融聚伟力,青春扬帆启新程。
实践团带队老师在总结中表示,聆听老兵故事是对信仰的洗礼,开展基层普法是专业实践的起步。老兵身上的忠诚、奉献与担当,与法律人追求的公平、正义、秩序在价值层面高度契合。“红法润青苗”旨在引导青年学子从红色沃土中汲取养分,将革命先辈的精神内化为投身法治建设的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民进行合照场景 吴泽摄)
此次沙田乡实践活动,既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次法治实践锻炼。法学生在倾听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基层普法中提升专业能力,更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责任。未来,这些青年学子将以红色精神为根、法治信仰为魂,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更多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