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8日,湖南工商大学法学院“红法润青苗普法先锋队”赴长沙一师旧址、杨丰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红色法治溯源、社区普法实践与新媒体传播三维联动,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推动红色法治文化落地生根。

(图为带队老师与实践团在一师黑板报前的合影 杨康怡摄)
追溯红色法治基因,筑牢普法思想根基。实践团首站来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循着青年毛泽东的成长轨迹探寻红色法治基因。在六个主题展厅中,队员们通过手稿文献、历史影像等史料,系统性地梳理毛泽东在一师就读期间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主张的求学实践,以及“游学调研”“批注思考”等实证精神的形成过程。从“男儿立志出乡关”的求学初心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队员们深刻领悟“立志、学习、青年、斗争”的精神内核,为普法实践奠定思想根基。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普法课堂的孩子们的合影 杨康怡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一同制作的书签 杨康怡摄)
创新社区普法形式,让法治学习“潮”起来。活动第二站,先锋队走进杨丰社区,打造多元化普法场景。先锋队在杨丰社区打造多元化普法场景。主题宣讲以经典动画为载体,将《未成年人保护法》转化为互动案例;广场游园设置法律灯谜竞猜与法治书签漆染活动;党建服务中心内,队员联合尊法团队与孩子们举行宪法宣誓仪式。街头采访中,队员即时解答群众法律困惑,累计收集有效反馈10余条。“宣讲+体验+互动”模式让法律知识可触可感。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拍摄反诈普法视频 杨康怡摄)
云端普法干货满满,构建普法闭环。7月20日,队员围绕高频法律风险点制作系列普法短视频。内容涵盖电信诈骗防范、校园欺凌责任认定、网络隐私保护等,提炼“三不”防骗准则、维权路径指引等实用内容。系列视频以场景化叙事破解专业壁垒,构建“线下实践+线上传播”普法闭环。
本次活动通过历史溯源强信念、场景创新传理念、技术赋能拓渠道,为新时代普法工作提供可复制经验。实践团成员表示,将持续深化成果,让红色法治精神走进群众、浸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