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至28日,滁州学院“探寻中华文化小分队”在滁州市博物馆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主题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读与数字体验,深入了解滁州历史文化脉络。
滁州市博物馆内,“探寻中华文化小分队”的成员们开始了他们的文化探寻之旅。首日,他们系统走访了“缘起淮水”、“涂中初兴”、“气越淮扬”、“开天首郡”、“近世风云”五大主题展区。
在“近世风云”展区,津浦铁路的老照片、站台票证等实物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他们详细记录这条铁路对滁州现代化转型的影响。“缘起淮水”展区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石器则让成员们驻足,细心观察纹饰与刃口,试图还原史前生活图景。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楚币引发了对古地名“涂中”及其战略地位的讨论,唐宋展区的精美瓷器、铜镜则与《醉翁亭记》等文献相互印证,勾勒出滁州在江淮文化圈的独特风貌。首日总结中,学生们初步归纳出滁州历史文化“水陆交汇”的特色。
图为滁院学子在“开天首郡”区域调查探寻中华文化小分队/提供

图为滁院学子在“缘起淮水”区域调查探寻中华文化小分队/提供
次日,调研重点转向“醉翁文化”与琅琊山。一座精细的1:10醉翁亭模型成为焦点,其飞檐斗拱与宋文物图案高度吻合。在“琅琊胜迹”影像墙前,学生们对比明代摩崖石刻拓片、民国古道照片与现代航拍图,观察石阶磨损与植被变迁。借助博物馆的数字资源,学生们虽未亲临实地,却对醉翁亭、古道石刻、深秀湖有了直观感受。多媒体阅览区内,他们整合首日文物与当天的数字资料,构建更系统的理解。
图为滁州学院学子于醉翁亭区域调查探寻中华文化小分队/提供

图为滁州学院学子研究文化遗址影像资料探寻中华文化小分队/提供
最后一天,团队深入研读博物馆馆藏地方文献。讨论中,学生们认识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新表达方式以及注重实践体验对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重要性。他们结合几日所见所感,提出了运用数字技术活化历史场景、开发特色文创产品等设想。
图为滁州学院学子文献调查探寻中华文化小分队/提供

图为滁州学院“探寻中华文化小分队”实践合照探寻中华文化小分队/提供
文/滁州学院“探寻中华文化小分队”
图/滁州学院“探寻中华文化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