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晨露润乡土:延大学子富平实践的青春答卷

    2025-08-02    阅读:
    来源:延安大学 晨露·三下乡富平支队

晨露润乡土:延大学子富平实践的青春答卷

2025年盛夏,延安大学晨露·三下乡富平支队怀揣教育热忱与振兴使命,奔赴富平县齐村镇石科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青春服务基层,知识赋能乡村”为核心理念,推进支教、助农、推普、红色教育四大行动,书写了青年学子与乡土共振的篇章。从课堂到田间,从家访到产业一线,延大学子以实干践行延安精神,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华彩。
 

一、育才树人,浇灌希望新苗

支教团队与石科村两委协作,完成50余名学生招生,按学情组建“萌芽成长营”与“扬帆冲刺队”。课程兼顾基础与特色: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结合生活实例与趣味互动;开设普通话推广、红色文化、心理健康等课程,以手语舞蹈、绘画手工等激发兴趣,引导留守儿童快乐学习、厚植家国情怀。队员深入家访,走访特殊家庭,传递科学教育观,成为孩子成长的“温暖同行者”。
 

二、产业调研,激活致富密码

聚焦石科村特色产业,团队深入花椒地、柿饼坊、山羊奶厂与甜桃果园,开展“一线调研+精准赋能”。在花椒地,记录从零散种植到电商统销的转型,联合村支书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破两万元,让“大红袍花椒”麻香千万家;于柿饼合作社,探寻传统工艺的“甜蜜密码”,提炼推介话术;在羊奶厂,梳理“养殖+加工+电商”全产业链,强化品牌底气;在果园,协助推广“统一品种、错峰上市”的绿色甜桃,策划宣传方案。青年足迹让乡土瑰宝“被看见”,产业堵点 “被疏通”。
 
 

三、语言赋能,打通发展脉络

“延河声韵”推普助农团以“课堂+田间”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课堂内,构建拼音启蒙、手语桥梁、节气文化等课程体系,通过趣味认读与文化浸润筑牢语言根基;入户调研实施“一户一访、一生一档”,针对方言发音偏差现场纠音,发放手册优化家庭语言环境。田间地头,推普对接产业需求:指导椒农规范术语对接商户;为柿饼工坊提炼品质描述话术;协助奶厂制定电商沟通模板,让普通话成为产销衔接的“金钥匙”。
 

四、薪火传承,铸就青春担当

实践队以沉浸式教育赓续红色基因。红色课堂上,用童趣语言讲述红领巾荣光与老兵传奇,播撒延安精神;晨曦升旗仪式中,稚嫩队礼与铮铮誓言升华家国情怀;关中革命纪念馆内,文物诉说富平保卫战烽火,学子与历史共振;唐元陵石刻遗址前,轻抚石马纹路,以行动践行文化传承。红色洗礼让书本符号化为行动力量,支撑文化根脉在新时代生长。
 

从支教课堂的知识甘霖,到助农田间的产业脉动;从推普一线的语言桥梁,到红色教育的信仰传承--延安大学晨露・三下乡富平支队以青春之力,在石科村绘就“教育赋能、产业振兴、文化生根”的画卷。这支队伍既是知识传播者,更是乡村发展同行者,他们以脚步丈量乡土,以热忱照亮未来,让“晨露微光”汇聚成乡村振兴星河。未来,延大学子将持续深耕基层,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