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绘红色军垦魂 放时代纸鸢情—石河子大学保卫部赴第八师一五二团军垦第一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2025-08-03    阅读:
    来源:张嘉欣

  7月9日,一场以“绘红色军垦魂,放时代纸鸢情”为主题的军垦风筝上色活动,在军垦第一连热闹开启。此次活动由石河子大学保卫部赴第八师一五二团军垦第一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策划开展,旨在以风筝为载体,让参与者在手绘创作中重温军垦历史,将红色军垦故事融入色彩与线条,让艰苦奋斗的精神随纸鸢升空,在新时代的蓝天下传递红色力量,让红色记忆以更生动的方式扎根人心。

  (图一 团队成员与山东建筑大学成员合影 赵亚楠供图)

  空白风筝、各色颜料、画笔整齐排开,风筝面上印着的凤鸟展翅、蜜蜂采撷的图案,细看之下别有深意:凤鸟振翅的姿态,恰似军垦战士们踏破戈壁荒漠时的昂扬斗志,那舒展的羽翼里藏着 “向困难进军” 的无畏气概,正如先辈们以 “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豪情,让荒滩野岭焕发新生;而蜜蜂穿梭花丛的忙碌身影,多像当年战士们手持坎土曼垦荒的模样,它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不正是 “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艰苦创业 开拓进取” 兵团精神的生动写照 —— 就像军垦人年复一年在盐碱地上耕耘,用点滴汗水浇灌出万亩良田,让戈壁滩绽放出生命的繁花。这灵动的图案,不经意间便将那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的奋斗岁月,以鲜活的方式铺展在眼前。

  (图二 团队成员指导涂色 谢璐同供图)

  拿起画笔,现场瞬间成了创意工坊。有人专注勾勒凤鸟振翅的轮廓,用渐变的金红渲染羽翼,让那抹灵动的色彩里透着军垦战士踏破戈壁的锐气;有人细细描摹蜜蜂的纹路,以暖黄铺陈身躯,仿佛把先辈们手持坎土曼垦荒的勤恳,都融进了这忙碌的身影里;还有人特意在边角添上五角星、红旗,让红色印记与自然意象交相辉映,更显厚重。山东建筑大学的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将凤鸟的昂扬与田野的生机巧妙配色,让 “艰苦创业” 的精神在构图里焕发新意;实践团成员则耐心握着游客小朋友的手,一同为蜜蜂翅膀添上亮白,笑声里藏着对 “自力更生” 的代代相传,整个场地都飘着专注又欢快的气息。

  (图三 游客小朋友参与活动 赵亚楠供图)

  互动环节里,实践团成员忙前忙后,帮游客调颜料、讲技巧 —— 时而讲解凤鸟图案里藏着的 “向困难进军” 的故事,时而说明蜜蜂纹路与 “点滴耕耘” 的关联。大家合力完成的风筝被一一送给参与的朋友们当纪念,这份带着温度的手作,成了串联起自然意象与军垦精神的纽带。当最后一笔色彩在风筝上落定,众人携着这些晕染着心意的纸鸢,走向旷野,一只只印着凤鸟、蜜蜂与军垦印记的风筝乘风而起,在天上晃晃悠悠地飘着,像在把先辈们 “让戈壁开花” 的故事讲给云朵听,也像在带着年轻人传承奋斗精神的梦想往高处飞。

  (图四 团队成员与山东建筑大学成员放风筝 谢璐同供图)

  活动收尾时,两校实践团成员和游客们并肩而立合影留念,镜头里,笑脸、风筝、身后“军垦第一连”的红色标语共同勾勒出一派热闹景象。快门按下,把这份红色的热情和纸鸢的轻盈,都定格成了难忘的瞬间。

  纸鸢终将乘风而起,带着军垦先辈的奋斗足迹翱翔于蓝天;而那份镌刻在色彩与线条中的红色记忆,早已化作种子,在每个人心中扎根生长,让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新时代的风里,不断续写属于青春的传承篇章。这场活动,让风筝成了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兵团精神不再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颜料在风筝上晕开的色彩,是放飞时握在手中的那份沉甸甸的力量。当红色纸鸢在天上翱翔,承载的是先辈的奋斗史,也是青年一代接过来的接力棒——愿这份记忆永远鲜活,跟着风,传到更遥远的地方去。

  文:张嘉欣

  图:赵亚楠 谢璐同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