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广东财经大学"埗埗高升"实践团:当青春遇见乡土,这场暑期支教让文化传承"活"起来

    2025-08-03    阅读: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埗埗高升”实践团
  2025年7月14日,为积极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进一步推进“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埗埗高升”实践团奔赴东莞市高埗镇东圃小学,正式启动为期一周的“百千万·莞一夏”暑期公益支教项目,为这所乡村小学注入新鲜血液。
  
  东莞市高埗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包括粤剧、非遗美食、红色历史等多种特色文化资源。“埗埗高升”实践团负责人介绍:“在项目筹备阶段,我们深入调研了高埗特色文化,并结合团队成员的专业与特长,最终设计出涵盖红色教育、非遗活化、心理健康、户外实践四大维度的特色课程体系,力求带来一次融合高埗本土文化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非遗活化:指尖上的传承创新
  
  在7月14日开展的非遗活化板块课程中,实践团成员以高埗镇“广东省曲艺之乡”的文化底蕴为切入点,通过粤剧脸谱彩绘课程,带领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课程从粤剧脸谱的历史起源、谱式分类、色彩象征等方面展开,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问答,让学生们对于高埗镇特色的戏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图1“埗埗高升”实践团小忆老师正在为学生们进行脸谱知识讲解
  
  “红色代表忠勇,黑色象征刚直,白色暗示奸诈......”团队成员一边讲解,一边指导孩子们在空白脸谱上进行创作。令人惊喜的是,超过一半的孩子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脸谱。“我想像关公一样做个正直的人!”孩子们纯真的话语,让这堂非遗课超越了单纯的手工创作,更蕴含了孩子们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课堂最后,孩子们举起各自的脸谱作品合影留念,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我们的目的不是教孩子们复制传统,而是希望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负责非遗脸谱彩绘课的小忆老师如是说。
  
  图2学生们举起自己的脸谱作品合影留恋
  
  红色教育:激扬爱国情怀
  
  “东圃小学曾经是抗击敌人的秘密基地!”在户外实践课上,四年级的李同学兴奋地向同伴分享刚学到的知识。实践团充分利用高埗镇丰富的红色资源,将课堂搬到了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东圃小学旧址。
  
  通过精心设计的"红色拼图"互动游戏,将零散的历史片段重新拼接。“李云祥面对审讯宁死不屈,最终壮烈牺牲”当最后一块拼图完成时,孩子们都被深深触动,并在课后主动向实践团成员探求更多有关于高埗镇的红色故事,“这让我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通过这种创意的上课方式真的让孩子们对家乡的历史有了主动的探索欲,这正是我们团队的目的之一,”实践团成员小黄老师说道,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革命精神不再是课本上遥远的文字,而变成了可触可感的鲜活记忆。
  
  图3“埗埗高升”实践团油糕老师正在为大家讲解东圃小学的历史背景
  
  除此之外“埗埗高升”实践团还精心打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趣味物理演示课、色彩魔法化学课等知识小课堂,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让知识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生根。
  
  近年来,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埗埗高升”实践团持续深化与高埗镇政府的对接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智力、创意方面的优势,致力于推动高埗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活化与推广。团队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创新性的传播方式以及扎实的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埗埗高升”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将自己的学识和热情投入教学,更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地方、服务地方,将青春的活力注入乡村文化振兴的热土,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服务、助力“百千万工程”的使命与担当。
  
  通讯员|陈欣忆
  摄影|刘思仪 陈晓彤 黎莉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埗埗高升”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