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武夷,翠涌千峰。2025年7月24日,福建农林大学"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实践队踏上武夷热土,开启“探寻‘三茶’密码,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征程。实践队聚焦燕子窠生态茶园,重走领袖参观路线,深入学习考察精神,并参观了三茶统筹展示馆,沉浸式探寻"三茶统筹"思想源头,高效推进多项实践任务。
重走领袖路:生态智慧的绿色答卷 踏入燕子窠,梯田茶垄如大地指纹绵延起伏。这里正是总书记提出"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重要实践场。实践队成员们怀着崇敬之情,沿着总书记考察时走过的路线,实地感受这片生态茶园的蓬勃生机。
图为实践队成员重走燕子窠生态茶园实践路 马越摄
成员们循着领袖足迹,深入学习“茶-豆-绿肥”套种模式:大豆固氮、油菜引益虫、绿肥育土,构成循环生态链。"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实践队成员们触摸着健康鲜叶,在减少化肥农药的实践中真切体悟"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深刻内涵—燕子窠正是写在大地上的生态与经济双赢论文。
图为实践队成员体验“茶-豆-绿肥”套种模式 马越摄
溯源展馆:纵览三茶融合画卷 实践队随后走进“三茶统筹展示馆”,系统解码“三茶”融合发展的脉络与成就。
展馆以武夷山茶的历史底蕴、辉煌发展成就和未来规划蓝图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图文史料、科技互动装置和实物成果,生动呈现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深度融合的壮阔画卷。兼具文化科普、互动体验、成果展示等多功能的展馆,让实践队成员们深刻理解了“三茶统筹”理念的历史渊源与实践路径,直观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驱动力,为这一次实践调研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和宏观视野。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三茶统筹展示馆” 洪智航摄
燕子窠的清风茶香与千年茶史已浸润心田。在茶香氤氲中叩问千年技艺,续写传承与创新的青春对话,福建农林大学"青马工程"骨干培训班实践队成员们追寻领袖足迹的脚步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