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战场攻坚克难 童心课堂妙趣生花
7月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四团三连办公室键盘声与小学教室童声交织。人文学院“萤火汇爱”实践队兵分两路:资产组攻坚87份泛黄固定资产档案,教育组开展“汉字书写工坊”,在数据精准与童心浸润间诠释青年担当。
“这枚1998年的公章编码,藏在装订线褶皱里!”队长李欣欣用放大镜锁定关键信息。面对23件编号模糊的老旧设备,团队首创“三代台账溯源法”:对照2005年手写登记册笔迹、2010年电子表初稿、2020年云台账,交叉验证形成证据链。队员肖敏举起一本虫蛀的物资登记簿:“我们用修复膜抢救了15页,这是兵团发展的年轮。”历时6小时,完成136项资产电子化建档,误差率控制在0.3%以内。
小学教室变身汉字魔法课堂。队员侯雅雯握住维吾尔族男孩艾合买提的手,在田字格里书写“疆”字:“左边是辽阔土地,右边是三山两盆。”针对低龄学童注意力分散,团队设计“知识闯关游戏”:用沙画认笔画、跳格子组词语,使12名学生在游戏中掌握35个基础汉字。课间拍摄的《我的梦想》微视频里,女孩阿依努尔举着“老师”字卡说:“想成为姐姐这样会发光的人!”
“资产核查是硬功夫,支教需要软智慧。” 村支书杨建国指着精准更新的电子台账感叹。实践队创新“岗位轮转体验”机制,让资产组员参与支教设计“汉字寻宝图”,教育组协助开发“资产连连看”核查游戏。指导老师张燕飞评价:“键盘声与童声共鸣,正是科技与人文的乡村振兴和声。”

(文/杜若溪 图/李欣欣、侯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