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西邮实践队洛南三下乡:为非遗赋新能为振兴添活力

    2025-08-03    阅读:
    来源:王梦齐
西邮实践队洛南三下乡:为非遗赋新能为振兴添活力
  7月12日至13日,西安邮电大学“链动非遗・云播丰饶”实践队前往陕西省洛南县,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与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实地调研、方案设计与实操指导,为洛南乡村振兴注入青春资源。​
                                                                                     
实践团队队员在产业基地前的合照
  实践队首先走访了洛南县保安镇草编工坊。据了解,该工坊以玉米苞叶、小麦秸秆为原料,年生产各类草编制品超百万件,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产品出口占比超过90%。同时,工坊通过与当地妇联、残联合作,为200余名留守妇女及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稳定在3000元左右。实践队员在考察中发现,工坊存在产品样式同质化、线上销售渠道不完善等问题,随后结合洛南仓颉文化特色,提出将古文字符号融入草编纹样的设计方案,旨在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草编工坊负责人给实践队队员进行讲解
  在洛味缘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践队针对当地农特产品推广难题展开调研。该企业主要加工核桃、豆腐干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因包装简易、品牌辨识度低,市场影响力受限。企业负责人介绍,2023年曾尝试采用草编筐进行包装升级,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线上营销渠道,试销效果未达预期。实践队结合调研结果,提出“非遗元素+文化符号”的包装升级策略,建议将草编工艺与仓颉造字文化相结合,并协助企业完成20余张产品细节图拍摄,为产品品牌化推广奠定基础。​
  7月13日,实践队前往仓颉造字发源地进行文化考察,系统梳理当地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当代价值。在洛南非遗街,队员们实地了解手工挂面、金箔造花等非遗项目的传承现状,针对技艺传播范围有限、传承人群老龄化等问题,开展数字化推广指导。期间,队员们协助3户商户完成直播账号注册与基础设置,讲解直播内容策划、用户互动等技巧,并编制《数字化推广手册》提供系统性支持,助力非遗技艺拓展线上传播路径。​
                                                                   
队员们参观仓颉小镇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精准对接洛南非遗资源与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多项具有实操性的解决方案。实践队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推进校地合作,依托学校信息技术学科优势,为洛南非遗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乡村振兴提供长期支持。​

企业负责人和实践队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