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月 24日至7月1日,塔里木大学 “青胡杨・戎光灼灼红色足迹实践队” 深入阿拉尔市,先后走访退役军人曾海先、赖世全,以实地调研记录边疆军人的坚守故事与精神传承。
6月24日下午,实践队在塔水小区拜访退役军人曾海先。他回忆起 50 年前阿拉尔的交通困境,当时塔里木河上没有大桥,过河只能乘坐木船,他曾目睹孕妇因渡河延误在船上产子、木船翻覆等险情。谈及人生遗憾,他因坚守边疆未能在父亲病危时及时返乡,父亲去世成为他心中的隐痛,但父亲 “好男儿为国守边疆” 的遗训成为他的动力。退休后,他担任三五九旅纪念馆银龄讲解员,5 年累计宣讲 200 余场,受众超过 2 万人。

6月27日上午,实践队前往曾海先退休前工作处进行访谈,退役军人曾海先与少数民族 “结亲连心” 并签订民族团结 “连心卡”,开展书法培训班书写 “民族团结一家亲”,走访现役军人家庭解决老人照料、子女辅导等实际问题。不少学子受其影响毕业后留疆基层工作,他表示看到年轻人接棒就放心了。
6月28日,在三五九旅纪念馆,曾海先为西安游客讲述三五九旅 “一把镢头一支枪” 开垦南泥湾的历史,讲到战士以野草充饥时声音哽咽,谈及丰收麦浪时眼中放光。他结合自身军旅经历穿插纪律故事,通过老照片、农具实物讲解与观众互动,尽管年事已高,仍坚持每次讲解前打磨讲稿、查阅史料,誓言只要能走能说,就把红色故事讲下去,其银发宣讲已成为纪念馆特色品牌。
7 月 1 日,塔里木大学实践团与退役军人赖世全展开交流。他退役后投身生态禽蛋养殖,创业初期克服资金短缺问题,获得政府 35 万贴息贷款、工会 25 万免息贷款,还克服技术瓶颈,如寒冬接运鸡苗遇低温损耗、疫苗配比从零学起等难题,如今建成 3 个现代化蛋鸡场、1 个生态养殖示范场,存栏蛋鸡 3.5 万只,年销鸡蛋 50 吨、纯收入 65 万元。他手把手传授技术,带动 260 户南疆贫困户掌握养殖技能,促成 5 家畜禽合作社落地十二团,疫情期间还向抗疫一线捐赠鸡蛋物资。
实践队成员李甜甜在十二团退役军人服务站专访赖世全,他提到 2010 年放弃团场兽医 “铁饭碗”,因目睹周边职工贫困而决心带动养殖创业,创业中首趟鸡苗运输遇元月份阿克苏低温,部分鸡苗冻死,疫苗配比无经验,四处请教行家,他特别感谢政策扶持的审批流程简化与资金支持。 “青胡杨・戎光灼灼红色足迹实践队”在三下乡实践中,从曾海先哽咽讲述的历史细节,到赖世全养殖场里自动化设备的运转声,触摸到了边疆发展的脉络,感受到退伍军人用行动诠释的 “变与不变”,变的是建设边疆的方式,不变的是 “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 的军人本色,这份精神正激励着青年学子。(文/李朋 李甜甜 摄/李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