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学子探渡江战役纪念馆感悟红色伟力

    2025-08-05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学子探渡江战役纪念馆感悟红色伟力
以枪为史,千帆为证,
红色印记正凝聚起时代青年磅礴力量。
          夏意正浓,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内涌动着一股追寻与思考的求知热潮。来自安徽省高校的学生骨干齐聚一堂,开展以“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记者王帅全程探访,记录下青年学子在这场历史洗礼中的寻根铸魂之旅。
穿越历史的硝烟,馆中陈列无声宣告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白色展墙上,各式陈旧长短枪支以肃穆姿态排布;厚重的玻璃柜内,大型机枪带着支撑它的三角支架,凝重如山。讲解员指尖轻抚展柜,诉说每一件器物蕴含的烽火记忆
         而在另一隅,一件被安放在人形支架上的棕色双排扣军大衣,下方陈列着泛黄文件和形似头盔的随军物品,仿佛正等待佩戴者归来——这些实物无言,却是对艰苦卓绝最忠诚的见证人。“斑驳的枪托、磨损的衣扣,每一寸痕迹都如镌刻着的英雄史诗,”无数后来人驻足于陈列柜前,动情地说,“这比所有文字都更真实地告诉我,何为新中国的重量。”
          除了尘封的文物,展馆正以智能化方式连接历史和未来。在“‘紫石英’号事件”展区前,三位青年学子久久凝视电子屏幕上滚动的史料,军舰的黑白影像投在他们专注的眼眸里。玻璃柜内女子消防队、手枪等实物标签与“紫石英”事件的数字化档案交相辉映,让青年们透过历史雾霭看见关键节点的重大意义。“文字照片通过光影连接云端数据,历史正以一种鲜活的形态‘重生’。纪念馆这座联结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使青年学子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接续红色基因,感悟历史纵深。
          渡江战役的雄壮气息在大型情景再现空间中被推向高潮:两艘沧桑木帆船静静矗立。一船帆樯如林,满载着无言的坚韧;另一船上,两位战士军姿挺立,正俯身划桨,手臂间凝聚着决战决胜的伟力。整个场景灯光聚焦,背景壁画辽阔苍茫——深蓝夜色中炮火染红天际,映照在这支“复刻”船队和学子们仰首凝视的脸上。“那一刻,真的感到渡江英雄就在眼前振臂,浪涛仿佛扑面而来,”实践团成员王帅深受震撼,“历史的号角,原来可以这样震耳发聩”。
          走出纪念馆,同学们心头的信仰却更加炽热。一次深悟历史记忆、触摸烽火脉搏的“三下乡”活动,让厚重的红色资源化作生动育人教材,唤醒了学子灵魂深处的认同感与使命感。当新时代青年真正走入历史情境中,八皖大地的革命沃土便不断焕发生机,红迹铸就新篇的实践脚步愈发铿锵。这千帆齐发的信念,终将继续引领青年一代航向伟大复兴新征程。 (记者 王帅)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非遗活态传承赋能鸢都区域振兴
  • 7月24日,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鸢都探遗文旅拾萃”实践队以“风筝与年画的非遗活态传承及其区域发展价值”为主题,深入潍坊市寒
  • 08-05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