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壮阔历史—渡江星火耀金陵

    2025-08-05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淮北师范大学7月24日电(通讯员 胡于亚)2025年7月16日,晨曦微露中,一支名为“渡江星火队”的青年队伍在金陵城下庄严集结。他们胸佩队徽,目光灼灼,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求索之心,踏上了前往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征程。这不仅仅是一次参观,更是一场精心策划、为期多日的“重走渡江路”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的核心篇章,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心中迸发出璀璨星火。

  “星火”之燃,始于充分的积淀。早在启程前数周,“渡江星火队”便点亮了求知的灯火。队员们埋首于《渡江战役实录》等权威著作的字里行间,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纪录片的宏大叙事中感受历史脉动,积极参与线上专家讲座,系统梳理渡江战役作为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关键一环的恢弘背景——“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人民支前的磅礴伟力以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号角,早已在队员们心中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兵马未动,沟通先行。队长带领联络小组,与渡江战役纪念馆建立了紧密联系,细致确认了7月16日的专属参观时段、资深讲解安排及最优路线规划,确保行程顺畅高效。与此同时,后勤组化身细心管家:记录本、相机、录音笔整装待发,只为精准捕捉每一个历史的回响;便携药箱悄然备妥,默默守护着这场穿越时空的追寻之旅。

  7月16日上午九时整,“渡江星火队”全员肃立于纪念馆前。出发动员会上,“安全第一”的叮嘱与团队协作的要求掷地有声。当厚重的纪念馆大门缓缓开启,时空仿佛瞬间倒流。

在纪念馆金牌讲解员张老师饱含深情的引领下,历史画卷在队员们眼前磅礴展开。巨幅战役形势图前,大家屏息凝视,仿佛置身于指挥中枢,感受着“钟山风雨起苍黄”的决战前夕;陈列柜中,被岁月侵蚀的“渡江第一船”模型、锈迹斑斑却承载着决心的枪械、字迹斑驳却力透纸背的战士决心书……每一件文物都如同历史的证人,无声诉说着那场气吞山河的壮举。“触摸展柜,看着上面深深的弹孔,我仿佛听到了炮火轰鸣,感受到了前辈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那股舍生忘死的滚烫信念!”队员在笔记中如此写道。
 

图为讲解员讲解渡江战役知识。通讯员 胡于亚 供图

为提高效率、深化认知,队伍创新采用“主题聚焦”分组探索模式:“军事战略组”深入剖析战役部署的智慧;“人民支前组”挖掘民工推着小车支援前线的感人细节;“英烈精神组”则在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与事迹前久久驻足。碎片化的观察在后续的集中分享中迅速汇聚,拼合成对渡江战役立体而饱满的认知图景。

 

图为志愿者参观渡江战役部署图。通讯员 胡于亚 供图

参观的震撼余波未平,“星火队”在纪念馆特意安排的研讨空间内,点燃了思想的火炬。队员们围坐一堂,心潮澎湃,争先分享着最触动心灵的瞬间。预备党员刘洋动情地说:“‘小船划出来的胜利’让我刻骨铭心。它昭示着,民心所向就是最大的‘战舰’,是任何天堑都无法阻挡的力量!”讨论如火如荼时,纪念馆研究专家王主任的莅临更将现场推向高潮。面对队员们关于“渡江精神在当代如何践行”的追问,王主任以馆藏文物为引,深刻阐释:“渡江精神的内核,是排除万难的坚定信念、是依靠群众的制胜法宝、更是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气概。今天,它呼唤你们在各自的‘战场’——无论是科技攻关、乡村振兴还是文化传承中,勇当先锋,敢闯新路!”

 

图为渡江战役期间使用过的船只。通讯员 胡于亚 供图

活动尾声的总结会上,热烈的氛围化为冷静的思考。队员们充分肯定前期史料研读对理解深度的决定性作用,也坦诚指出部分互动环节时间可更充裕。这些宝贵的建议被认真记录,将凝练成详实的活动报告,为未来红色研学点亮明灯。

   活动虽落幕,“渡江星火队”的使命仍在延续。队员们正全力将7月16日的珍贵记忆——数千字笔记、数百张震撼照片、数小时录音及视频素材——系统整理为电子档案与多媒体演示文稿。一份融合历程纪实、深刻体悟与优化建议的详尽活动报告也在精心撰写中。

“渡江战役的硝烟已然远去,但‘坚定信念、革命到底’的精神火炬永不熄灭。”队长陈明哲的话语铿锵有力,“‘渡江星火队’的每一步追寻,每一次讲述,都是为了让这簇星火,从历史深处走来,在我们手中燃烧,再照亮更多前行的道路。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光荣的传承。”

当年轻的身影带着历史的重量走出纪念馆,金陵夏日的阳光正炽烈。那闪耀在渡江战役纪念馆的星火,已然升腾在新时代青年心间,它必将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汇聚成光,照亮未来征程。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