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枣园追光:寻根枣园旧址、铸魂红色青春

    2025-08-05    阅读:
    来源:张彬彬
枣园追光:寻根枣园旧址、铸魂红色青春
为加强爱党爱国,党史学习教育,追溯延安精神,传承红色根脉,7月26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追溯红色根脉·赓续精神薪火”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来到枣园革命旧址,在参观窑洞、中共中央领导人旧居中感悟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
 
 图为实践团在枣园革命旧址合影留念
“土黄洞暖树威严,万里兵戈手掌间。”七月的延安,骄阳似火,却比不过实践团成员们奔赴党史学习之地的热忱。刚踏入枣园,成员们目光便被静静伫立的苏式小礼堂吸引。当地居民向我们介绍道,“这里曾召开过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更见证过改变历史的抉择。1945年,毛泽东就是在这,接到蒋介石邀请重庆谈判的消息,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此召开......”当地居民的娓娓道来,使全场肃然起敬,成员们深切体会到毛主席当年决定赴渝谈判的勇气与担当,他当时决定赴渝谈判的坚定信念,透过岁月扑面而来。
 
   
图为实践团听讲解员讲述旧址故事
走到居住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中央五大书记的铜像昂首阔步,阳光洒在他们脸上,似能看见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不远处的窑洞,虽历经整修,却留存着伟人气息。成员们一边听讲解、一边拿笔记录,循着先辈足迹向窑洞走去。讲解员动情地讲述道:“毛泽东居住期间,在此写下《论联合政府》、《关于重庆谈判》、《组织起来》等28篇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以其高瞻远瞩的视野、实事求是的态度、人民至上的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关键历史时期的行动指南,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随后,成员杨亦乔凝视着毛主席的小炕桌说:“看着这里,毛主席借着油灯一笔一画勾勒国家未来的样子已经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了,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啊!”
 图为实践团跟随讲解员步伐参观旧址

图为实践团聆听小小讲解员讲述毛主席故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成员们漫步枣园,从中央书记处礼堂,到领导人旧居,每一处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在小礼堂里,为和平建国据理力争;在纺线声中,践行自力更生的发展准则。我们仿佛能看见,当年的共产党人,在窑洞里彻夜研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离开枣园时,夕阳余晖洒在“幸福渠” ,金色的光让实践团成员们明白,“三下乡” 带来的党史学习,是让红色基因,在年轻血液里扎根生长。未来,我们要带着从枣园汲取的力量,把“为人民服务” 的誓言,化作前行的动力,让革命先辈的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照亮我们奔赴家国使命的征程。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