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网络安全兴趣实践小组CTF集训:以赛促学,筑牢网安人才培育根基

    2025-08-05    阅读: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为提升高校学生网络安全实践能力,培育高素质网安人才,北京师范大学网络安全兴趣实践小组于近期开展CTF集训活动,通过创新模式、实战演练,为校园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引发广泛关注。
 
精准筹备,构建网安培育“新阵地”
本次CTF集训活动聚焦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前期筹备精准发力。在人员组织上,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及兴趣社团成员招募学员,组建起涵盖不同年级、具备多样化知识背景的学习队伍。同时,特邀3名经验丰富的CTF选手担任讲师,搭配技术组负责平台维护与题目部署,构建起“讲师 - 学员 - 技术支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育架构。这种协同模式,让知识传递与实操落地无缝衔接。
平台搭建环节,依托阿里云服务器部署GZCTF平台,打造贴近实战的训练环境。题目资源方面,讲师团队深度钻研历届大赛(如长城杯、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题型,定制适配集训需求的CTF题目,融入真实网络安全场景元素,为学员营造“全真模拟”的训练氛围,助力其快速熟悉网安实战逻辑。
 
创新模式,打造实战实训“新样板”
集训内容设计打破传统模式,以“动态难度 + 多元形式”构建学习闭环。引入动态难度流形系统,基于学员每日积分数据智能调整题目难度,设置“预设漏洞提示(初级) - 隐藏关键线索(进阶)”梯度,实现个性化进阶,避免“一刀切”教学弊端。
在实践形式上,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线下集训分阶段开展:首日聚焦基础筑基,完成GZCTF平台环境搭建;2 - 4日开展题目设计与讨论,学员通过攻防世界、NSSCTF等平台收集例题,结合自身知识设计题目,锻炼逆向思维;5 - 6日进行环境配置与概况讲解,讲师团队演示工具与语言环境配置,传授学习思路;7 - 14日围绕CTF五大方向(Misc、Web、Pwn、Crypto、Reverse ),以题解形式锤炼学员能力;15 - 16日开展8小时模拟CTF赛,赛后直播解析解题思路,复盘提升。
特色机制更是激发学习热情:闯关式学习设置每日通关任务,分组对抗采用3人小组协作、积分实时排行,每晚19:00 - 20:30开放“专家诊室”答疑,多维度点燃学员竞争与探索欲望,让学习过程趣味与挑战并存。
 
成果初显,激活人才成长“新引擎”
集训期间,学员在技术实践与团队协作中快速成长。从初期对部分题型的陌生,到后期能独立设计题目、参与模拟赛事解题,技术能力实现阶梯式提升。团队成员撰写平台部署文档、出题说明与解题报告,梳理知识体系,挖掘自身不足,为后续学习明确方向。
成果展示环节,小组通过PPT呈现训练数据、积分排行榜与优秀学员作品,直观展现集训成效。一批学员在模拟赛事中崭露头角,解题思路清晰、技术运用娴熟,展现出良好的网安实战素养。更重要的是,集训构建起校园网安人才培育的“实践 - 总结 - 提升”闭环,为参与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等赛事储备力量,推动校园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从“理论学习”向“实战应用”深度转型。
 
安全护航,筑牢实训保障“新防线”
活动注重安全风险防控,从技术操作到设备数据安全,构建全流程预案。针对越权风险,设置云服务器快照备份、docker容器隔离环境;面对漏洞利用工具滥用,通过终端安装Screenwatch审计操作、GZCTF平台日志分析实现行为监控;在靶机环境与训练数据保护上,限制root权限、采用动态flag系统与题目编译混淆技术,多维度守护实训安全,让学员安心投入学习。
此次CTF集训活动,是北京师范大学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上的一次创新探索。通过精准筹备、模式创新、成果培育与安全保障,构建起校园网安人才成长的“生态链”,不仅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更向行业传递“以赛促学、以训强能”的人才培育理念。未来,随着此类活动持续开展与模式迭代,必将为网络安全领域输送更多“懂技术、善实战、能创新”的青年力量,筑牢网络安全人才根基,护航数字化发展浪潮行稳致远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