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山东科技大学学子“三下乡”:解码乡村服装产业振兴密码

    2025-08-05    阅读: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
 2025年7月,山东科技大学星火公益“向阳花”志愿帮扶队前往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汶上集镇,深入当地特色服装厂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以“洞察针线共富经,探寻乡村服装振兴路径”为主题,通过实地体验、交流访谈等方式,近距离观察乡村服装产业的发展活力,感受“家门口就业”的民生温度,为理解乡村产业振兴提供青年视角。
  踏入3号共富车间,缝纫机的嗡鸣声成为最生动的实践教材。队员们化身“学徒”,跟随车间女工亲手实操剪裁布料、学习缝纫标准,从黑布初加工到成衣包装的全流程体验中,真切触摸到“家门口就业”的温暖——在这里,村民无需远离家乡便能实现稳定增收,而“百企入村”政策的落地活力,正通过一个个忙碌的身影鲜活呈现。
  图为实践队队员走进共富车间观察女工操作缝纫机 王智霖摄
  “党建引领万民共富”的标语在车间墙上格外醒目,也点亮了当地服装产业的发展脉络。以服装制造为核心,当地探索出“订单代工+品牌孵化”的双轨发展路径:一方面,通过承接外贸订单夯实生产能力,保障就业稳定;另一方面,推出原创设计系列服装,让“乡土制造”突破代工局限,彰显自主创新的突围力。此外,红色引擎持续驱动产业升级——从车间生产设备的迭代更新,到客货邮网络的搭建完善,让乡村的服装产能精准对接广阔市场。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女工请教剪裁技巧 张天一摄
  产品展厅内,挂满墙的潮流成衣陈列有序。队员们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解码产业发展的“成本控制+品牌溢价”平衡术:依托本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压减生产成本,同时通过设计升级、电商渠道布局拓展品牌溢价空间。负责人还提及,当地正探索艾草文创产品补充服装产业生态。寥寥数语间,一幅多元共富的产业版图逐渐清晰。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产品展厅动手实践 马家乐摄
  从裁刀起落的韵律中读懂实干精神,在党建标语的字里行间明晰发展方向,于展厅的成衣陈列间洞察产业转型——此次车间之行,既是一堂生动的“实践成长课”,更是青年群体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深度叩问。当针线串起民生温度,当红色引擎领航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的答案,正藏在这经纬交织的奋斗图景里。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