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滨湖校区工科楼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与解题倒计时交织成数字攻防的战场。7月10日,随着最后一道自研加密题的攻破,淮北师范大学为期16天的CTF暑期集训在B307教室落下帷幕。这支由信息安全专业23、24级学生组成的12人战队,以“闯关式学习+动态流形系统”的创新模式,完成从平台搭建到全真对抗的实战跃升。
一、精准育才:三层架构锻造“赛训一体”闭环
“角色分工-目标管理-成果固化”全流程设计
1. 团队科学配置
核心架构:负责人H统筹全局,下设平台维护组(保障GZCTF平台稳定性)、题目设计组(原创赛题占比70%)、讲师团(分方向技术攻坚);
学员梯队:按Misc、Web等五大方向分组,通过每日积分榜动态调整任务难度,实现“一人一策”精准训练。
2. 成果导向明确
集训直指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同步产出四大核心成果:
平台部署文档与安全防护手册
原创盲盒题目库(含动态flag加密技术)
8小时模拟赛TOP3解题报告(Writeup)
积分榜可视化成果PPT
二、创新模式:动态流形系统破解传统训练痛点
特色机制深度赋能
动态难度流形系统:根据个人积分自动调整次日题目难度,低分段学员触发基础漏洞挖掘,高分段开启区块链合约审计等高阶挑战;
盲盒挑战机制:每日随机发布3道加密题签,涵盖古典密码、国密算法等变种题型;
专家诊室:每晚19:00-21:00开放腾讯会议通道,由讲师团实时解析“今日攻坚难点”。

三、安全筑基:四重防护体系护航实战环境
技术防护双管齐下
平台层:
Docker容器隔离运行赛题环境
云服务器每6小时自动快照
行为审计日志实时监测异常访问
数据层:
动态flag生成算法(每120秒刷新)
关键源码采用OLLVM混淆加固
敏感操作触发双因子认证
四、实战亮剑:8小时高压对抗淬炼真功夫
模拟赛设计直指竞赛痛点
赛题剖面:
Misc:内存取证+卫星图隐写术
Web:基于JWT伪造的权限绕过链
Pwn:堆溢出利用绕过ASLR防护
Crypto:国密SM4侧信道攻击
对抗规则:
分组限时夺旗(每旗50-300分)
防守方部署蜜罐陷阱反制攻击者
最终回合植入“暗网数据追踪”综合题

“当逆向分析遇到OLLVM混淆时,团队协作拆解控制流图比单打独斗效率提升3倍。”——24级学员在赛后复盘会上分享道。积分榜显示,其所在小组在最终回合实现逆袭的关键,正是通过共享函数Hook技术突破混淆防线。
成果落地:从“实验室沙场”到“竞赛舞台”
目前团队已完成:
1.原创成果沉淀:
部署GZCTF平台并构建20套Docker赛题环境
产出《动态flag生成技术规范》等8份技术文档
2. 能力提升验证:
基础方向解题效率提升40%(对比训前测试)
95%学员掌握栈溢出利用等核心漏洞攻防技术
“用盲盒机制激发探索欲,以动态流形实现因材施教——这正是新工科人才实战培养的破局点。”负责人在成果汇报会上强调。这场始于滨湖校区工科楼的CTF星火,正在点燃更广阔的网安人才培育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