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深学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2025-08-06    阅读:
    来源:“一路向红,青春解读”红色精神寻访团
探访阜阳博物馆,深学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八月的阜阳,骄阳似火,却丝毫没有消减青年学子们追寻红色记忆的热情。8月4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三下乡” 暑期实践队的 7名队员走进阜阳博物馆,开启了一场以 “探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为主题的学习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参观馆内红色文物、聆听革命故事,让队员们深入了解阜阳地区的红色历史,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为今后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凝聚精神力量。
  阜阳博物馆不仅是展示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馆内专门设有 “红色阜阳” 展厅,珍藏着大量与阜阳地区革命历史相关的文物,从土地革命时期的农会印章到解放战争时期的武器装备,从革命烈士的家书到记载着重要事件的文献资料,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诉说着阜阳人民在革命岁月中的英勇事迹。
 
  上午9 时整,实践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首先来到 “红色阜阳” 展厅。一进展厅,一面鲜红的党旗映入眼帘,党旗下方陈列着一件珍贵的文物 ——1928 年阜阳 “四九” 起义时用过的一面农会旗帜。这面旗帜虽已有些褪色,边角也略有磨损,但上面 “农民协会” 四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辨。讲解员深情地讲述道:“1928 年 4 月 9 日,在党的领导下,阜阳爆发了著名的‘四九’起义,这是皖北地区第一次由共产党领导的大规模武装起义。当时,起义军高举这面农会旗帜,高呼着‘打倒土豪劣绅’‘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口号,向敌人发起了猛烈进攻。虽然起义最终因敌众我寡而失败,但它在皖北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揭开了安徽革命斗争的新篇章。”听着讲解员的介绍,队员们的目光紧紧聚焦在这面意义非凡的旗帜上。赵同学感慨道:“这面看似普通的旗帜,背后却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辉煌历史。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青年一代必须铭记历史,传承好革命先辈的精神。” 当被问及看到旗帜时的第一感受,赵同学眼神坚定地说:“看到这面旗帜,我仿佛能看到起义军们高举它冲锋陷阵的场景,那种不畏牺牲的精神直击我的内心,让我对革命先辈充满了敬佩。”
  在展厅的另一侧,一个锈迹斑斑的手电筒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讲解员介绍,这是阜阳籍革命烈士张子珍在开展地下工作时使用过的手电筒。当年,张子珍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查,常常在深夜借着这微弱的光线秘密召开会议、传递革命情报。有一次,为了及时将一份重要情报送到根据地,他在雨夜中赶路,手电筒的光线在黑暗中摇曳,却照亮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最终,他成功完成了任务,但自己却因暴露身份而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年仅 28 岁就英勇就义。
“革命先辈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守着革命信仰,这种精神太令人敬佩了。” 陈同学动情地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陈同学还补充道:“这个手电筒虽然简陋,但它在黑暗中传递的不仅是光,更是希望和信念。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更要把这种信念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困难不退缩。”
  展厅内,一封泛黄的家书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解放战争时期,阜阳籍战士李志强在前线写给家人的信。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爹娘,孩儿在前线一切安好,勿念。现在战斗很激烈,但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仗,等革命胜利了,我就回家陪你们。” 简单的话语,却让队员们感受到了革命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这封家书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人,革命战士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远离家乡,浴血奋战,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张同学眼眶湿润地说。在展厅的 “英烈墙” 前,队员们驻足良久。墙上镌刻着阜阳地区 100 多位革命烈士的姓名和简要事迹,他们中有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战士,有在地下工作中惨遭杀害的党员,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雄……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队员们自发地向英烈墙三鞠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还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一组反映阜阳解放过程的照片,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到当年战斗的惨烈和解放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一份记载着阜阳地区土地改革情况的文件,展现了革命胜利后人民群众翻身做主的喜悦场景;一本当年的革命刊物,字里行间都传递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蔡同学看着这些照片和文件,深有感触地说:“这些资料让历史变得更加鲜活。以前在课本上看到的历史事件,现在通过这些实物和照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能体会到革命胜利的艰难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午 12 时,参观暂时告一段落,队员们在博物馆的休息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感受,交流学习心得。实践队队长王同学说:“通过这次参观,我对阜阳的红色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红色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下午 4 时,此次参观学习活动接近尾声。队员们在博物馆门口合影留念,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实践队指导老师总结道:“这次阜阳博物馆之行,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之旅。希望同学们能把这次学习到的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返程的路上,队员们依然在热烈地讨论着今天的所见所闻。大家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红色历史知识,更深刻感悟到了红色精神的强大力量。在今后的 “三下乡” 实践活动中,他们将把红色精神融入到乡村调研、支教帮扶等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此次阜阳博物馆之行,让 “三下乡” 实践队的队员们在红色历史的熏陶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红色精神如同灯塔,将指引着青年学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不懈奋斗。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