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淮师学子三下乡,一堂走进乡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课

    2025-08-06    阅读: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淮师学子三下乡,一堂走进乡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课

  7月16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童心筑梦·薪火乡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守护团一行7人,赴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徐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围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红色党史学习与非遗文化传承三大主题,通过心理健康宣讲、追忆红色历史文化、灵璧剪纸体验等形式,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情感陪伴与成长支持。

  团队出发前进行宣誓童心筑梦社会实践队摄

  团队抵达徐林村后,与当地村委会、学校对接,完成活动场地布置与物资准备。7月17日,团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创新采用“游戏化互动”模式。通过“情绪面具绘制”帮助儿童识别情感,以“情景模拟”演练矛盾化解技巧,并组织“心理知识趣味问答”,孩子们在抢答中学习情绪管理方法,现场氛围热烈。同时团队推出“云端信箱”与“时光胶囊”计划。孩子们在信纸上写下对父母的思念或成长困惑,由志愿者扫描发送至外出务工家长。每位儿童将未来期许封存于时光胶囊,埋于校园树下,约定五年后重启。一名留守儿童写道:“希望爸爸妈妈能回家陪我过生日”,真挚的语言令团队成员动容。

  团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童心筑梦社会实践队摄

  随后团队成员带领儿童追忆红色历史,通过讲解员生动叙述战役历史,孩子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坚韧精神。在“红色故事分享会”上,一名男孩主动发言:“我要像战士一样勇敢,不怕学习上的困难!”

  团队讲解红色历史文化故事童心筑梦社会实践队摄

  活动最后,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体验灵璧剪纸。孩子们亲手剪出自己喜欢的形象,在传统技艺中增强文化自信。活动尾声,团队赠送“心理能量包”(含励志绘本、减压玩具),并剪辑活动视频发布至新媒体平台,呼吁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群体。

  团队带领留守儿童体验灵璧剪纸童心筑梦社会实践队摄

  活动结束团队合影留念童心筑梦社会实践队摄

  这次实践以国家“心理健康专项行动”为指导,构建了“心理韧性—文化认同—社会适应”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赋能体系。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干预,缓解了儿童因亲情缺失产生的孤独感;另一方面,将非遗剪纸与红色教育融入活动,以文化滋养心灵,以党史锤炼品格。当地村干部反馈:“活动填补了留守儿童情感空缺,这种‘心理+文化+红色教育’的模式值得推广。”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进参与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让温暖一直延续。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