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学子三下乡:拜访朝鲜抗战老兵,于红脉传承中践行青春担当

    2025-08-07    阅读:
    来源:作者:杨晴然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学子三下乡:拜访朝鲜抗战老兵,于红脉传承中践行青春担当
七月的渝州大地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年学子践行使命的脚步。2025 年 7 月 9 日至 15 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向党于心,实践于行”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与 “舞韵芳华,实践筑梦” 志愿服务队,在重庆万州开州开启了一场融合红色传承与实践服务的三下乡征程。其中,拜访朝鲜抗战老兵的活动成为此次实践中最动人心魄的篇章,让学子们在硝烟往事中触摸历史温度,在精神传承中校准青春坐标。
一、峥嵘记忆:在老兵口述中重识家国大义
“当年零下四十度,我们趴在雪地里三天三夜,睫毛都结了冰,可谁也没敢动一下 —— 身后就是祖国啊!” 在开州临江镇一间简朴的老屋里,94 岁的朝鲜抗战老兵王爷爷掀开衣角,露出肩上深浅交错的弹痕,向围坐身旁的同学们讲述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老人粗糙的手掌轻抚过泛黄的军功章,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惊心动魄的故事:1952 年的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的连队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在无粮无弹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七天七夜,最后仅 3 人幸存。
队员们特意为老兵准备了一场小型文艺演出。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旋律响起,周爷爷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跟着节奏轻轻拍手,嘴唇翕动着重复那句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舞蹈队员们用舒展的肢体演绎着 “冰雕连” 的坚守,老人看到动情处,悄悄用袖口擦去眼角的泪水。
实践团的同学们则带着提前准备的历史资料,与老兵共同梳理那段峥嵘岁月。当看到资料中记载的某次战斗伤亡数据时,老兵突然红了眼眶:“那个数字背后,都是和我一起吃雪团、啃树皮的兄弟啊。” 他指着照片中一位年轻士兵的笑脸说:“这是我最好的战友,牺牲时才 18 岁,比你们现在还小。” 这句朴实的话让在场的同学们瞬间沉默,有人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曾替我们负重前行。”
 
二、温暖回响:以专业所长续写关怀篇章
拜访结束后,两支团队结合专业特色,为老兵们送上了持续的关怀。会计与金融专业的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为老兵及其家属普及金融防诈骗知识。针对老年群体易遭遇的 “中奖诈骗”“保健品骗局”,他们用漫画手册和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讲解:“爷爷您看,就像当年打仗要识破敌人的伪装,现在遇到陌生电话说您中了奖,也要先‘侦察’清楚 —— 正规单位绝不会让您先交钱!”
 
三、实践淬炼:于历史传承中锚定青春方向
“七天的实践,让我们真正理解了‘英雄’二字的重量。” 在实践总结会上,团队负责人谭健感慨道。同学们纷纷表示,老兵们的故事不是泛黄的历史,而是鲜活的教材:他们中有人放弃城市优渥生活主动请缨赴朝,有人负伤后仍坚持战斗,有人退伍后隐姓埋名在乡村默默耕耘 —— 这些选择本身,就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此次拜访活动也成为团队红色研学的重要一站。在此之前,同学们已先后走访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万州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临摹元帅手迹、学唱抗战歌曲、祭扫烈士墓碑等方式触摸历史。而与老兵的面对面交流,让这些 “书本上的历史” 变得可感可触。正如队员吴佳蓉所说:“在烈士陵园看到的是冰冷的名字,而在老兵口中听到的,是有温度的人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