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子走进支前故地,开展红色文化沉浸式研学

    2025-08-07    阅读: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薪火照皖北·红烛育童心” 红色基因与乡村教育融合实践团队程淑婷
2025年7月21日至28日,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红烛照淮北·薪火育童心”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依托本地革命资源,开展红色文化研学与课堂实践,推动“小推车精神”进校园、入童心。
团队以“红色研学+课程实施+走访调研”三线并进,先后寻访临涣总前委旧址、朱务平烈士纪念馆与双堆集烈士陵园。成员在陈毅旧居与会议堂中观察作战图纸、简易床铺,记录战时生活细节;在烈士纪念馆阅读图文展板,拍摄典型素材用于课件设计;在陵园现场手绘烈士碑文与遗址结构图,捕捉历史温度与情感张力,激发课程创意。
在濉溪县第一实验小学与双堆集中心小学,团队围绕“小推车”支前主题实施红色课堂,将历史转化为适龄化教育内容。音乐课堂中,成员引导学生通过纸杯打击、节奏模仿等方式演绎《红星歌》,并设计“寻找红星”“红星节奏闯关”等互动环节,增强学生参与感。心理课堂借助“支前运粮情境剧”,设置团队合作任务,引导学生表达情绪、建立同伴信任。语文课程设计“红色口令挑战”“情境朗诵”模块,结合红色故事开展普通话练习,让语言学习与情感共鸣同步推进。
课后调研问卷显示,超过九成学生表示“非常喜欢这种故事化课堂”;多位班主任反馈课堂“形式活泼、内容扎实”,希望能长期合作开展相关课程。实践队员还对校内语文、音乐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一线教师在红色资源使用、乡土素材整合方面的需求,初步形成后续共建教案的方向。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淮北师范大学学生脚步遍布烈士陵园与教学课堂,将“小推车”背后的信仰力量转化为儿童视角下的爱国情感表达。团队表示,将继续以青年行动传承革命精神,以教育力量点亮乡村童心,讲好“小推车”故事,走好新时代的“支前”之路。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