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号,我们来到了庐江县八里村,探访八里村的振兴之路。八里村通过"三产融合促增收、文化传承留乡愁"的实践,打造出乡村振兴的县域样板。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本。”苏书记介绍,八里村依托本地资源,打造了“种植+旅游”的全产业链模式。村里成立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富硒水稻、有机茶叶,并引进深加工企业,开发米酒、茶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我们不仅要种得好,还要卖得好。”苏书记说,村里还搭建了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让村民的农产品走出去。
曾经的八里村,因过度养殖导致水体污染。近年来,村里推行“生态修复+产业转型”模式,关停污染企业,治理河道,并发展生态农业、林下经济。如今,村里建起了湿地公园,吸引了白鹭栖息,成为周边城市的“生态后花园”。“环境好了,游客来了,村民的钱袋子也更鼓了。”苏书记说,生态优势正转化为经济优势,村里开发的“生态民宿”“亲子农场”等项目供不应求。书记说:“我们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根本保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夯实基层基础,实施“红色堡垒”工程,提升党支部战斗力;三是深化作风建设,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图为苏书记与小组成员的合影
“八里村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能‘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多元探索。”苏书记说,下一步,将总结推广八里村经验,推动更多乡村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