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扎根改革热土,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2025-08-07    阅读:
    来源:徐盈盈
为深入探究农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传承“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7月21日至25日,临沂大学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小岗村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研访谈、专题学习、劳动体验、产业考察等多元形式,在改革热土上探寻乡村振兴密码,以青春力量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 

图 1临沂大学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出发前合影 赵旭东摄
 7月21日中午,实践团抵达小岗村后迅速投入工作。当日下午,团队先后与小岗村党委副书记严永兵、义务调解委员会主任李学忠座谈,详细了解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基层矛盾调解机制及民生服务成效。在蒸谷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实践团成员与厂长原继东深入交流,实地参观稻米深加工生产线,重点调研农产品加工产业如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为后续实践收集第一手产业数据。 

图 2原继东为实践团成员讲解蒸谷牌蒸谷米特色 赵旭东 摄
 7月22日上午,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小岗村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期开班式暨凤阳县小岗村第三届暑期社会实践月启动仪式在小岗村大礼堂举行。实践团成员与全国数十所高校实践团队代表共同参会,围绕“农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主题交流实践经验。仪式后,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作《我与大包干带头人面对面》专题报告,深情讲述1978年18位村民冒风险按下红手印、实行“分田到户”的历史抉择,通过“三靠村”到“丰收村”的变迁,生动诠释“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严金昌同志随后作《学习沈浩做基层工作好干部》报告,以沈浩同志扎根小岗6年的实干事迹,阐述基层干部“一心为民、真抓实干”的工作准则,为实践团提供思想指引。
 
图 3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大包干带头人讲座 赵旭东 摄
当日下午,实践团走进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通过实物展品、影像资料和文字记载,系统学习沈浩同志带领村民修路建厂、发展产业的奉献历程。“把群众当亲人”的工作理念、“两任村官,六载离家”的坚守故事,让成员们深刻感悟“时代楷模”的精神内涵。在大包干纪念馆,“大包干”契约原件、农耕工具等史料实物,清晰还原了小岗村从集体耕作困境到分田到户后粮食丰产的改革历程,使成员们直观理解“小岗精神”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必然。随后,实践团在“当年农家”参与情景思政课《1978:十八个红手印》,通过沉浸式场景体验,切身感受改革决策背后的勇气与担当,深化对小岗精神的理解。

图 4实践团成员参观大包干纪念馆 赵旭东 摄
7月23日,实践团聚焦劳动教育与产业融合开展实践。上午,成员们在“责任田”体验区参与“分田到户——责任田劳作体验”课程,在村民指导下进行除草,在烈日劳作中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劳动价值,增强对农业生产的感性认知。下午,实践团考察小岗村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在匠心葡萄园,调研“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的农旅融合模式;在盼盼食品有限公司,了解农产品深加工如何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提升;在电商直播基地,考察“农产品+直播”的销售新模式,系统梳理小岗村“农业+加工+文旅+电商”的多元产业转型路径。

图 5实践团参与田间劳作 赵旭东 摄
7月24日,实践团多维度推进乡村服务实践。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开展民意调研,围绕红色文化传播、文旅设施建设、乡村发展需求等问题收集村民意见,为小岗村农文旅发展规划提供量化参考。在小岗村爱心幼儿园,实践团开展“垃圾分类科普”和“趣味化学实验”公益课程,通过互动教学培养儿童环保意识与科学兴趣。下午,凤阳县税务局工作人员在电商基地为实践团解读农业税收减免、电商创业扶持等惠农政策。随后,成员们化身“助农主播”,通过直播平台推介小岗村蜂蜜、鸭脖等特色农产品,助力拓宽销售渠道。 

图 6实践团参与助农直播 赵旭东 摄
7月25日上午,实践团参加社会实践结业仪式,成员代表分享实践心得与调研成果。结业后,实践团专访新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甲浩,围绕食品科技赋能农业升级、企业与乡村协同发展等话题深入交流,补充产业发展调研视角,为此次实践画上圆满句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