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搜索
网报首页
社会实践
三下乡
校园新闻
大学生活
校园文学
大学学习
实践团队
大学生网报
>
三下乡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衿泽行,菏韵传承”非遗文化实践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07 阅读:
来源: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衿泽行,菏韵传承”非遗文化实践团
目前,菏泽市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2项、省级非遗项目112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数量连续多年居全省(山东省)首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菏泽人民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见证了菏泽的历史变迁,承载着菏泽人民的情感与记忆,其保护与创新发展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关键。
冉令涛、李静、段月、孙楚楚、岳童昕和马昊天组成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衿泽行,菏韵传承”非遗文化实践团。实践团成员响应国家文化传承战略,于2025年7月20日至8月5日在菏泽市东明县、曹县、成武县等地,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走访调研及宣传推广。
深耕调研,触摸非遗肌理
7月20日至7月26日,实践团成员前往第一站——菏泽市东明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首先走进东明县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通过观看非遗项目分布图与相关介绍资料,对当地非遗文化形成整体性认知,为后续走访调研筑牢基础。实践团成员前往东明县地方戏曲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与国家一级演员吴丛印等老师深入交流,近距离学习大平调的唱腔与表演精髓;前往佛汉拳研究发展中心,在传承人张继民及其弟子李鸿军、张冠军等人的悉心指导下,亲身研习佛汉拳的基础招式,感受传统武术的刚健韵味;在参观南华庄子观时,探寻逍遥祖师庄子留存于东明县的遗迹,沉浸式领略庄子传说蕴含的哲学智慧与精神内核;拜访东明蓝印花布传承人陈旭升,亲手体验从选料、捶布、上浆、染色到去浆的完整制作流程,直观感受这项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图1. 实践团成员参观东明县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
图2. 实践团成员在南华庄子观合影留念
图3. 实践团成员与吴丛印等传承人交流探讨大平调
图4. 实践团成员跟随传承人李鸿军学习佛汉拳基础动作
图 5. 实践团成员在传承人陈旭升的指导下体验蓝印花布去浆过程
7月27日至7月30日,实践团成员前往第二站——菏泽市曹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参观曹县博物馆,前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曹县江米人工作室展开调研;走进云龙木雕有限公司,聆听传承人蔡秀芳细致讲解曹县木雕技艺的历史脉络与制作技法;走访曹县八里庙村、刘桥村、岳楼村和陈菜园村,发现随着草编收益更高,绝大部分村民已不再从事柳编,为了深入了解这项传统技艺,实践团成员没有停下脚步,经过层层打听询问,在刘桥村寻访到了 68 岁的刘大爷,并向他学习了曹县柳编的制作过程。
图 6. 实践团成员参观曹县博物馆
图 7. 实践团成员调研曹县江米人工作室
图 8. 传承人蔡秀芳向实践团成员讲解曹县木雕技艺
图 9. 刘桥村村民刘大爷向实践团成员讲解曹县柳编制作过程
7月31日-8月1日,实践团成员前往第三站——菏泽市成武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参观成武县博物馆,在非遗展区与一件件珍贵的非遗作品邂逅,对当地非遗文化形成立体而鲜活的认知;跟随传承人鲍兆忠学习成武刻瓷,从制图、刻制到绘染,从勾勒线条到雕琢纹样,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致与耐心;走访成武酱菜文化产业园,深入了解成武酱菜复杂的制作工艺及背后蕴含的非遗文化——祖辈传下的独特配方、顺应时节的制作智慧与代代坚守的匠心。
图 10. 实践团成员参观成武县博物馆
图 11. 实践团成员在传承人鲍兆忠的指导下体验刻瓷
图 12. 实践团成员走访成武酱菜文化产业园
通过上述活动,实践团成员全面了解了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独特技艺及传承现状,对非遗文化形成了深刻认知与理解。
多维传播,点燃传承热潮
为助力这些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推广,实践团成员积极开展了多维度的宣传活动。在线上,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账号名称——“青衿泽行,菏韵传承”非遗文化实践团)等热门社交平台,策划并发布了丰富的图文及视频内容,生动展现了非遗的魅力,有效扩大了非遗的影响力。在线下,分发非遗宣传册;进行流动非遗科普;面向学生群体进行详细讲解,通过生动讲述和现场展示,让大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深厚内涵与艺术价值,显著增强了大众对本土非遗文化的认知、热爱与保护意识。
图 13. 实践团成员在成武县托育中心线下宣讲非遗文化
图 14. 实践团成员在东明县北城国际社区线下宣讲非遗文化
图 15. 实践团成员在东明县第一中学线下宣讲非遗文化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用心触摸非遗文化的历史脉络,感受传承人坚守技艺的执着与热忱,学习传统技艺里凝结的匠心与智慧,积极开展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非遗文化的魅力。实践团成员在深入领略非遗文化深厚底蕴、拓宽视野、涵养情怀的同时,更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学子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担当,以及传承、传播优秀文化的责任感,让非遗之美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未来,实践团成员还将持续聚焦菏泽市其他非遗项目,以实际行动继续诠释这份守护与传播的责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聚焦百村支书——耕耘与希望交织的振兴之路
8月6日,在凤台县百村乡,百村支书带领全体村民踏上了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从发展特色农业到推动文旅融合,这条承载着耕耘与希
08-08
聚焦百村支书——耕耘与希望交织的振兴之路
百村,一座坐落在凤台县群山环抱间的小村庄,曾经默默无闻,甚至一度面临人口外流、产业衰退的困境。然而在支书张XX的带领下,这里从品
08-08
聚焦百村支书——耕耘与希望交织的振兴之路
8月6日,在凤台县百村乡,一场乡村振兴的故事正悄然上演。百村支书带领全体村民,从曾经的穷困山村,走向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的新时代。
08-08
铭记历史守初心,薪火相传护和平
滁州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于2025年7月1日至3日,赴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主题为“铭记历史守初心,薪火
08-08
龙井村:一片绿叶里的乡村振兴“实景图”
08-08
三下乡热点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学子赴南疆:特色婚礼里的非遗传承与青春感悟
“水中珠”肇实(芡实)激活沙浦 特色产业新动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当北纬34°遇见热带火龙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棚程万里”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
西农学子三下乡:深探南果北种,助力产业振兴
推普润疆促振兴:一堂开在南疆乡村的“共富”语言课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青穗凤梨先锋团与良井镇共绘“凤梨全产业链”振兴图景
科技与生态的共舞 |湖工商学子探访碧泉水厂纪实
河海青年:溯长江生态源流 护江豚嬉戏家园
街头调研听民意,共话生态保护新路径
西南财经大学盐途九骁实践队自贡行——以青春脚步拓宽盐文化传承路
大学生网报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