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入故城察民生,青春智慧助振兴

    2025-08-08    阅读:
    来源:马兴梅
午后的阳光依旧炽热,团队驱车前往开州区。经过短暂休整,傍晚的开州故城华灯初上,古色古香的飞檐斗拱下,“赓续红色血脉” 的标语格外醒目,传统建筑与红色文化在此刻完美交融。实践团兵分两组,带着专业知识与实践热情,开启了实地调研工作。​
第一组的同学们聚焦 “红色文旅与乡村振兴” 主题,穿梭在故城的特色商铺、民宿与文化驿站间。“我们依托刘伯承元帅的故乡资源,把‘将军故事’融入每一处景观、每一件商品。” 故城运营负责人翻开账本,向同学们展示亮眼的成绩单,“去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直接带动周边 200 多户村民增收。” 当听到商户们抱怨 “旺季人手不够、淡季成本难摊” 时,会计专业的同学们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结合 “变动成本法” 知识提出建议:“可以按游客量动态调整员工排班,把固定房租分摊到每个客流高峰时段核算。” 他们还现场打开 Excel,演示如何用函数设置自动记账模板,商户们围在一旁认真学习,不时点头称赞。​
第二组同学则围绕 “普通话推广” 展开调研,问卷在手中传递,也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大爷,您这腊肉铺生意这么好,外地游客多吗?沟通起来费劲不?”“小妹妹,学校教的普通话,回家会教爸爸妈妈说吗?” 从青壮年商户的经商需求,到老年人的学习顾虑,再到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同学们一一记录在调研表里。“有个卖辣椒酱的阿姨说,她的‘非遗秘方’故事特别感人,可就是普通话说不流利,没法跟游客深入介绍。” 负责统计的李同学感慨道,“这让我们明白,推普不只是教发音,更是帮他们打通红色文旅的‘致富路’。”​​
夜色渐浓,驻地房间的灯光亮了起来,实践团的总结会在热烈的讨论中开始。“江姐在遗书里写‘我们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这种在绝境中依然乐观的精神,不就是我们面对困难时该有的样子吗?”“开州故城把红色资源变成‘金名片’,让我看到乡村振兴既要守住文化根脉,又要会算‘经济账’,我们的专业知识原来这么有用!”…… 分享声、笔记声、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青春成长的交响曲。​
从烽火遗址的历史回望,到故城街巷的现实观察,第四日的实践让 “向党于心” 有了更具体的注解 —— 是江姐狱中书信里的家国情怀,是抗战百姓担架上的民族大义;让 “实践于行” 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 是帮商户算账时的专业担当,是听群众心声时的耐心细致。团员们深知,红色基因的传承不在书本里,而在脚下的土地上;青年担当的体现不在口号中,而在解决问题的行动里。带着这份感悟,他们将继续在三下乡的路上坚定前行,让青春在为国为民的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入故城察民生,青春智慧助振兴
  • 7月12日午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向党于心,实践于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驱车前往开州区,于傍晚在开州故城开展以“入
  • 08-08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