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非遗舞狮 寻文化根脉​ 瞻元帅事迹 承红色基因探非遗舞狮
7 月 13 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向党于心,实践于行”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 “三下乡” 征程迈入第五天。团队在开州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土地上,开启了一场融合非遗传承与红色教育的实践之旅,于探寻中触摸文化根脉,在感悟里传承红色基因。
清晨的阳光洒满开州大地,实践团首先抵达 “瑞兽金狮” 非遗传习所。刚踏入习所,一股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的舞狮技艺,让原本无生命的狮子在他的操控下宛如活物 —— 时而灵动地跳跃,展现出俏皮的神态;时而威风凛凛地伫立,尽显王者风范。每一个精准而富有张力的动作,都引得在场同学发出阵阵惊叹。
随后,王鹏、陶玉等同学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主动上前尝试学习舞狮。起初,两人的配合十分生疏,狮子的动作也显得僵硬笨拙,但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他们逐渐领悟了发力的技巧与配合的默契,动作愈发流畅。体验结束后,王鹏难掩兴奋地说:“以前总觉得舞狮不过是简单的表演,亲身体验后才明白,它需要力量、技巧与团队默契的完美融合。每一次舞动,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致敬,我真切感受到了非遗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 陶玉也深有感触:“学习舞狮的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更被先辈们代代相传的这门技艺所震撼。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我们必须让它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离开热闹的非遗传习所,实践团来到了开州博物馆。馆内丰富多样的展品,如同一位位沉默的历史讲述者,生动勾勒出开州地区源远流长的历史轨迹和璀璨夺目的文化成就。从远古时期的粗糙石器、商周时期的精美青铜器,到近现代反映社会生活变迁的民俗物件,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记忆,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兴衰与发展。队员们漫步在展厅中,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历史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亲密对话,深刻领略到家乡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午后,实践团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以及详实的史料记载,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刘伯承元帅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早年满怀壮志投身革命洪流,到在无数次战役中运筹帷幄、浴血奋战,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伯承元帅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深深触动了每一位队员的心灵。
阳中升同学在参观结束后,眼眶微微泛红,他动容地说:“看着馆内陈列的元帅遗物和详细的战斗记录,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他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带领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身影。元帅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他那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成为激励我前进的动力。” 吴佳蓉同学也坚定地表示:“这次参观让我对革命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立体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重任,我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这一天的学习之旅,既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更是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升华。“向党于心,实践于行”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成员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红色教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收获与深刻的感悟,继续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永葆活力,让文化之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熠熠生辉。
三下乡推荐
- 践行社会责任,共筑美丽乡村
- 践行社会责任,共筑美丽乡村
日期:2025年8月2日
地点:红岩镇,乐平市
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风景如画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