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龙井村:一片绿叶里的乡村振兴“实景图”

    2025-08-08    阅读:
    来源:翟可染 赵博
  7月18日,南京大学“游境启情”调研团的5名成员深入杭州市西湖区龙井村,以青春视角探寻这座千年茶乡在乡村振兴大潮中的蓬勃脉动。作为西湖龙井茶的核心原产地与“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龙井村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书写着茶旅融合的特色振兴篇章。

图 1 在龙井村合影
  龙井村坐落于西湖西南狮峰山麓,距市中心仅8公里,享有“茶乡第一村”的美誉。层叠苍翠的梯田茶园间,茶农们戴着斗笠,双手翻飞采摘着嫩芽,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早就听说这里的茶好,实地看到茶农采茶的场景,闻到满山茶香,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小姐边举起手机拍照边感慨。九溪十八涧的清流潺潺流淌,纵使前日暴雨的山洪痕迹清晰可见,涧水旁依旧有不少游客的身影。孩子们欢快地撩起溪水嬉戏,几个年轻游客脱下鞋袜,赤脚站在清凉的石块上体验着山野之趣。“城里待久了,就想来这种地方亲近大自然,洗洗肺、静静心。”一位赤脚的“90后”小伙笑着对队员说。依托茶产业优势,该村近年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数据显示,2024年龙井村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达8.5万元,其中70%直接源自茶产业相关收入。这采茶身影点缀的青山绿水,确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图 2 游客在溪水中体验自然
  调研团队成员在实地走访茶园溪涧、发放问卷与深度访谈中,敏锐捕捉着游客需求。他们发现,相较于邻近茶镇的团队客流,龙井村更受自由行散客青睐,尤其吸引了大量追求深度自然疗愈与文化体验的年轻游客。在一家网红茶室外,刚品尝过狮峰龙井的北京游客韩先生表示:“比起单纯买茶,更希望能亲手体验一下炒茶工艺,或者听听有关龙井村历史和名茶的故事,这样旅程更有深度。”这印证了团队成员在采访祖孙三代同游家庭时的发现。当调研队员将问卷递给正在茶田边好奇张望的小男孩时,身旁的爷爷鼓励道:“带回去种下?以后你自己泡爷爷喝咯!”爷爷摸着孙子的头,感慨道:“带娃娃来看看茶树,讲讲老底子的事,这就是活的乡愁教育啊。这里的山水和文化,才是最有价值的。”调研团队发现,游客普遍对参与性更强的茶文化体验项目期待值很高,为村庄深化文旅融合提供了明确方向。

图 3 队员给歇息的游客发放问卷
  整个调研过程,让这些年轻学子深刻体会到:一片绿叶正焕发着古老茶村的新活力。龙井村在精心保护千年制茶技艺和古村落风貌文脉的同时,正成功将独特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兴村的“活资本”。理安寺古朴的飞檐下,游客凭栏远眺,满眼皆是茶垄绵延的绿意,历史与山水交织成画。这一切,都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图 4 一位茶农在田间劳作
  茶香引客至。从游客带着乡愁的触摸,到年轻旅人寻找的疗愈体验,再到孩童们对茶文化新奇的探索,龙井村正为新时代乡村激活文化基因、开辟特色振兴路提供着鲜活样本。“守护文化根脉,茶产业才更具生命力。”一位队员总结道,“龙井村的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乡村振兴,既要留住乡愁,更要为乡村和她的守护者们创造持久的富裕。”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铭记历史守初心,薪火相传护和平
  • 滁州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于2025年7月1日至3日,赴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主题为“铭记历史守初心,薪火
  • 08-08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